[发明专利]一种加固型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0025.1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代光明;梁超群;林福加;王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深富华园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2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生态 护坡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固型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基土层、土工格室、三维植被网、植被层,所述基土层上分布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穿设定位于所述土工格室的转动处内;所述三维植被网通过U型锚钉的一端插接定位于所述固定杆上端进行固定。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固定杆自身的固定,能够同时固定土工格室和三维植被网的定位,不要需要额外的定位件将土工格室以及三维植被网进行固定,降低了铺设难度,提高了整个护坡的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护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加固型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
公告号为CN206267161U的中国专利《一种适用于土质边坡的三维植被网护坡施工结构》,公开了在土质边坡坡面上通过U型钢钉和方木桩固定有三维植被网,而后在植被网上喷播直槽,通过植被网、植物的根系相互结合现场网状防护系统,进而保证坡面的稳定,以及减少雨水对边坡的直接冲刷。
公布号为CN105926647A的中国专利《一种边坡绿化土工格室及其使用方法》,公开了通过在护坡上增设土工格室,来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并渗透,用于供植物生长,同时植物的根系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
上述植被网虽然能够通过U型钢钉进和方木桩进行固定,但是在植被没有完全生长前,存在着当遇到雨水较为充沛时、以及在雨水对护坡上表面层的土壤冲刷完后,雨水能够将U型钢钉直接冲散的问题,因而还是会影响植被网的安装固定,进而导致植被网上的植物被破坏;土工格室同样存在着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固型生态护坡结构,具有土工格室以及植被网能够完全固定在护坡上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固型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基土层、土工格室、三维植被网、植被层,所述基土层上分布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穿设定位于所述土工格室的转动处内;所述三维植被网通过U型锚钉的一端插接定位于所述固定杆上端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土层上固定上端凸出的固定杆,该固定杆一方面能够将土工格室直接进行固定,而不需要额外的固定件进行固定;另一方面也能够同时对三维植被上的U型锚钉进行固定,避免了U型锚钉插接与坡面时,由于前期植被稀少导致土壤流逝后,对该U型锚钉固定不牢的问题的发生。通过固定杆前期在基土层的定位,能够使土工格室在安装时,安装位置在固定即能够完全展开,而不需要在铺设时还需额外的精力对土工格室进行定位,降低了铺设难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土层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插接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灌入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杆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中的水泥和沙子比例为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在插接到基土层上的插接孔后,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实现固定杆能够完全固定在基土层上,另一方面也能够加强该处坡面的稳定性,进而整体提高基土层上层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工格室的转动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防腐管,所述防腐管与所述固定杆之间填充有油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格室的每个限位孔内均固定能够有防腐管,在防腐管安装到固定杆上后,填充的油脂能够对该固定杆凸出与基土层的一部分起到防腐作用,避免固定杆后期发生锈蚀而导致固定杆损坏的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U型锚钉的一端设置有能够过盈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柱,且所述U型锚钉一端插接于所述防腐管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深富华园艺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深富华园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压管桩接桩传感器导线走向和保护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山坡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