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回弹的野外生存用绳锯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99452.9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3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品众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B21/00 | 分类号: | B27B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卷筒 绳锯 锯绳 转轴 表面固定 卷轮 侧面固定 发条弹簧 野外生存 自动回弹 手把 打结 活动连接有 便于携带 带动卷轮 带动转轴 转轴旋转 收纳 贯穿 内壁 收卷 位杆 轴承 缠绕 整齐 侧面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回弹的野外生存用绳锯,包括第一手把,所述第一手把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卷轮,所述卷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锯绳,所述锯绳的一端贯穿收卷筒的侧面与第二把手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收卷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本发明通过设置收卷筒、转轴、卷轮、锯绳和发条弹簧,在绳锯不使用时,发条弹簧产生恢复趋势,从而带动转轴旋转,当转轴旋转时带动卷轮将锯绳收卷,从而使得锯绳被整齐的收纳在收卷筒内,从而大大减少了绳锯的体积,从而使得绳锯便于携带,且绳锯不会缠绕打结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回弹的野外生存用绳锯。
背景技术
在野外露营中,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突发情况,我们一般需要携带各类工具以及时应对,在野外生存过程中,绳锯是使用率很高的一类救生工具,通过绳锯可以对树木进行锯割,十分方便,目前市场上的绳锯一般是由两个拉环和锯绳组成,但是由于锯绳无法进行收纳,而且锯绳的长度一般较长,从而使得锯绳需要人工卷绕,从而给使用和携带带来一定的不便,并且锯绳较长容易造成打结,也不便于绳锯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回弹的野外生存用绳锯,解决了市场上的绳锯携带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回弹的野外生存用绳锯,包括第一手把,所述第一手把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内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卷轮,所述卷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锯绳,所述锯绳的一端贯穿收卷筒的侧面与第二把手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收卷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收卷筒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发条弹簧。
所述锯绳包括钢绞绳,所述钢绞绳的表面套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的内壁与钢绞绳的表面胶接,所述外壳的表面镶嵌有金刚石颗粒。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且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的内壁为光滑的弧形,所述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的内壁均开设有四个指槽。
优选的,所述锯绳的直径为1-1.2毫米,所述锯绳的长度不小于3米。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形状为多棱柱形,且限位杆优选为四棱柱,所述限位块内壁的形状与限位杆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为正多边形,且限位槽优选为正六边形,所述限位块外表面的形状与限位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形状为椭圆形,且外壳以10厘米为间距等距离设置在钢绞绳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钢绞绳为3-4根钢丝编织而成。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回弹的野外生存用绳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收卷筒、转轴、卷轮、锯绳和发条弹簧,在绳锯不使用时,发条弹簧产生恢复趋势,从而带动转轴旋转,当转轴旋转时带动卷轮将锯绳收卷,从而使得锯绳被整齐的收纳在收卷筒内,从而大大减少了绳锯的体积,从而使得绳锯便于携带,且绳锯不会缠绕打结便于使用。
(2)、本发明通过设置钢绞绳、外壳、橡胶垫圈和金刚石颗粒,通过在钢绞绳的表面套设外壳,并且外壳的表面有金刚石颗粒,从而相较于市场上的绳锯的摩擦效果更强,使得在切割时效率更高,并且金刚石的硬度很高,使用寿命很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品众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品众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9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