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食道癌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98809.1 申请日: 2017-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7661392A 公开(公告)日: 2018-02-06
发明(设计)人: 于大永;金旭东;冯宝民;卢轩;史丽颖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748 分类号: A61K36/748;A61P35/00;A61P1/00
代理公司: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26 代理人: 朱秀芬
地址: 116622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食道癌 中药 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食道癌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道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食道癌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部分患者有食管内异物感,或自食物通过时缓慢或有梗噎感。也可表现为吞咽时胸骨后烧灼、针刺样或牵拉样痛。进展期食管癌则常因咽下困难,该时期病情较为严重,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放化疗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中晚期食道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癌细胞的转移而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而且晚期食道癌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对某些化疗药物的较强耐药性,因此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放化疗对人体伤害极大并且会带来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造成正常细胞的损伤,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而中医药在治疗食道癌方面有着诸多的优势。食道癌在中医学属“噎隔”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忧思恼怒、饮酒嗜辛、劳伤过度,导致肝郁、脾虚、肾伤,形成气郁、血癖、痰凝、火旺、津枯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所致,其病变部位,虽然主要在食道和胃,但与肝、脾、噎隔可造肝郁肾等脏的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中医药因具有活血化疲、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等功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中药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改善症状以及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治疗食道癌的有效中药复方还很稀缺。

目前对于治疗食道癌主要采用西药放化疗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不但不理想而且还对病人自身造成了很多的损伤,这样就对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诸多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药作为我国的瑰宝,经现代研究表明具有多靶点多角度治疗食道癌作用,可以达到减少放化疗所造成的身体损伤,但其治疗周期较长以及味道不佳使得许多患者接受不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以上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早、中、晚期食道癌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食道癌的中药复方,它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石蝉草25~35份、冬凌草20~25份、白花蛇舌草15~20份、旋复花10~15份、没药10~15份、山豆根15~25份、甘草8~15份、人参15~25份、乳香8~13份、半枝莲25~35份。

上述治疗食道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原料药配比取石蝉草、冬凌草、白花蛇舌草、旋复花、没药、山豆根、甘草、人参、乳香、半枝莲,粉碎混匀,用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70~80℃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小时,每次提取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10~15倍,过滤,得药渣A和提取液A,浓缩提取液A得浸膏A,再将浸膏A通过FU-0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7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中药渣A用5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6次,每次提取45分钟,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8~10倍,过滤,得药渣B和提取液B,浓缩提取液B得浸膏B,再将浸膏B通过FU-06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9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和步骤(2)中用水洗脱大孔吸附树脂柱的量为每克浸膏需0.5~1L水,用乙醇量为每克浸膏需1~2L乙醇。

一种含上述中药复方的药物制剂,由所述中药复方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或滴丸;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药物领域在制备上述剂型中常规和通用的辅料,并按照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制得。

上述中药复方应用在治疗食道癌的药物中。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的药效:

山豆根: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白花蛇舌草:味微苦、甘、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补脾和胃、调和诸药的功效。

半枝莲:味辛。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气滞血瘀痛证,疮疡痈肿,跌打损伤。

没药: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气滞血瘀痛证,疮疡痈肿,跌打损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8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