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轧末机架板道高差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8675.3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3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靖群;姚会忠;杨明;荣彦明;李继新;王建功;周政;艾矫健;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轧末 机架 高差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轧末机架板道高差测量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水平切线尺以及垂直高差测量尺;所述垂直高差测量尺垂直抵靠在所述水平切线尺一侧。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便捷测量机架板道高差的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轧末机架板道高差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生产中,精轧末机架出口下导板与机架辊高差是控制带钢精轧出口头部飞翘的关键参数,而精轧末机架出口上下导板之间空间狭小,且出口辊道长时间接触带钢导致温度过高,更换工作辊期间不能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在检修期间,单独将末机架下工作辊装入,之后将下导板移入正常轧钢位置,用消防水将辊道冷却至常温,再由人沿精轧出口辊道爬行钻入上下导板空隙中,用卡尺粗略测量下导板与机架辊辊面之间高差。该测量方法的缺点是测量复杂、测量数值精确度低、测量过程耗时长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由于传统测量手段的复杂性及其对测量工况的要求,致使该高差参数监控困难,最终造成带钢精轧出口头部飞翘问题的失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轧末机架板道高差测量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精轧末机架出口下导板与机架辊高差测量操作复杂,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轧末机架板道高差测量装置,包括:水平切线尺以及垂直高差测量尺;
所述垂直高差测量尺垂直抵靠在所述水平切线尺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切线尺包括:抵靠平板以及第一伸缩杆;
所述第一伸缩杆顶端与所述抵靠平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抵靠平板包括:弧形截面板身;
所述弧形截面板身的中部顶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截面板身与所述第一伸缩杆之间夹角为θ,且15°θ30°。
进一步地,垂直高差测量尺包括:直尺以及第二伸缩杆;
所述第二伸缩杆顶端与所述直尺相连;
所述抵靠平板垂直抵靠在所述直尺上。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高差测量尺还包括:光源;
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杆顶端,照射所述直尺。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杆尾端。
进一步地,所述直尺的非零刻度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顶端垂直相连。
一种精轧末机架板道高差测量方法,基于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
将所述第一伸缩杆伸出合适长度;
将所述抵靠平板抵靠在精轧末架轧机的机架辊与其后一根辊表面;
将所述第二伸缩杆伸出合适长度;
使所述直尺零刻度端立于所述精轧末架轧机出口下导板上表面;
移动所述直尺使其与所述抵靠平板的边棱垂直相交;
读出所述抵靠平板与所述直尺交点对应刻度,即为所述精轧末架轧机出口下导板与所述精轧末架轧机机架辊之间高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8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纸长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量外星轮球道直径的量具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