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甘薯饲养蕈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8444.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6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杜立新;张涛;宋健;曹伟平;张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90;A23K10/30;A01G24/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胡长远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甘薯 饲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薯饲养蕈蚊的方法,属于昆虫的人工饲养领域。本发明方法先在容器内铺上蛭石,然后在蛭石上面放置甘薯,再覆上一层蛭石;将容器置于养虫笼内,按照比例接入蕈蚊的雌雄成虫,最后在生化培养箱内进行饲养。本发明方法中作为饲料的甘薯营养丰富,能满足蕈蚊各世代生长发育需要,提高了繁殖效率和质量;且用保水性好、透气性强的蛭石作为基质,为蕈蚊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本发明方法中蕈蚊的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明显高于现有技术,繁殖效果好;并且所得幼虫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好,相应提高了生物试验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此外,本发明适于进行大规模繁殖。本发明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原料和人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的人工饲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甘薯饲养蕈蚊的方法。
背景技术
蕈蚊是双翅目眼蕈蚊科(Mycetophilidae)和尖眼蕈蚊科(Sciaridae)昆虫的统称。其中眼蕈蚊科中的迟眼蕈蚊属(Bradysia)和厉眼蕈蚊属(Lycoriella)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为严重,包括属于迟眼蕈蚊属的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和尖眼蕈蚊(Bradysia minpleuroti),以及属于厉眼蕈蚊属的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等。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俗称韭蛆,是目前造成韭菜减产的主要原因。该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北等地,是我国特有的害虫。韭蛆寄主范围广,除了危害韭菜、大蒜、大葱和洋葱,还危害菊科、藜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和伞形科等6科30多种蔬菜。韭蛆主要靠幼虫群居在韭菜鳞茎部位进行啃食危害,造成植株枯萎、甚至死亡,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和品质。韭蛆对温室韭菜危害最为严重,减产可达30%~80%。韭蛆个体小、发生和危害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已成为韭菜生产上的一大难题。
随着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场地重复利用,食用菌害虫的危害也在逐年上升,其中眼蕈蚊科中的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尖眼蕈蚊(Bradysia minpleuroti)和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等害虫是栽培和野生的食用菌、药用菌害虫的优势种,并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它们危害的食用菌种类主要有:平菇、姬松茸、茶树菇、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姬菇、灰树花和黑木耳等。菇农把此类害虫成虫称为菇蚊,幼虫称为菇蛆。菇蚊的危害主要通过菇蛆钻蛀到菌料中取食菌丝体和有机质,严重时可吃光菌丝体,培养料被吃成孔状;同时菇蚊也是菇类病害、线虫、螨类的传播者,加之该虫的发育历期短,菇蚊一旦飞进菇房就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种群。因此,在菇蚊发生严重的菇房中,菌包被杂菌和线虫感染危害的几率也较高。
目前防治蕈蚊的主要方法是化学防治,大部分菜农采用农药灌根和喷雾的方法进行防治,但韭菜和食用菌子实体生长周期短、直接食用,农药残留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而且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使得化学药剂在韭菜上富集,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后的韭菜被消费者食用后,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亟需寻找化学防治以外的防治方法。
在蕈蚊防治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幼虫作为试验用虫,因而蕈蚊的室内大量饲养是进行相关防治研究的基础。以往的饲养方法中主要是以原寄主植物或真菌菌丝作为饲料,如传统的韭菜迟眼蕈蚊的人工饲养中以韭菜段为饲料,即采集韭菜,去除杂质、剥皮,将韭菜剪成4~6mm小段,供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食用,全部的饲养过程中均采用天然韭菜作为饲料,这种饲养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韭菜中均带有一定的农药残留无法被彻底除去,这种带药韭菜对蕈蚊的毒害较大,造成饲养的不连贯,使得蕈蚊的多代饲养无法进行,还造成供试蕈蚊的一致性差,降低了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和代表性;其次,此方法所得的韭菜迟眼蕈蚊敏感性差,造成试验结果不准确;此外,韭菜本身不易保存,易腐烂发霉,需要经常更换新鲜韭菜和器皿,使饲养过程非常繁琐麻烦,提高了饲养成本,而且很难进行大规模饲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8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精选黑水虻幼虫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稻田天敌生物高效释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