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焦工业中炼焦煤装煤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6715.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31/02 | 分类号: | C10B3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焦 工业 焦煤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焦工业中炼焦煤装煤方法与装置,特别是在装煤炼焦前将经过干燥降低了水分的炼焦煤,通过可伸缩装煤套筒伸入到焦炉炭化室内进行装煤,避免粉尘发生,实现入炉煤水分低、装煤过程粉尘产生少的方法与装置,属于炼焦及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炼焦工业中,对入炉煤进行干燥降低其水分可提高焦炭的质量及产量,同时大大减少剩余氨水量,降低废水处理系统的压力及工艺整体能耗。但由于入炉炼焦煤水分的减少会导致由荒煤气带出的煤粉增加,造成煤气输送系统阻力增大,初冷器的喷淋管被煤粉与焦油形成的团状物堵塞。同时,焦油中灰分等不溶物指标升高,焦油贮槽底部的加热盘管被积渣覆盖,影响蒸汽加热脱水效率,焦油水分变高,焦油质量变差。科技工作者开发了煤干燥时将原煤中的细颗粒分离出来,经除尘回收进行造粒增大细颗粒当量直径,之后与粗颗粒混合后装煤入炉的煤干燥细粉造粒的工艺方法。该工艺虽然在保持入炉炼焦煤低水分的情况下控制了荒煤气和焦油中粉尘的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除尘过程能耗大,除尘布袋更换频繁,造粒细粉与粗颗粒混合后的装煤容易产生偏析现象可能影响焦炭质量的问题。另外,炼焦煤即使不经过干燥也水分偏低时,用传统的从装煤孔直接装入煤料的顶装方法也会有较多的煤粉被带入荒煤气中,影响后续的系统运行。
因此,探索炼焦煤入炉水分低、装煤过程荒煤气中携带粉尘少、操作简单的炼焦煤特别是干燥炼焦煤装煤工艺,对焦化工业的节能环保增效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水分的炼焦煤,特别是在装煤炼焦前将经过干燥降低了水分的炼焦煤,通过伸入到炭化室底部的套筒装煤实现入炉煤水分低、粉尘发生少的炼焦煤装煤技术与装置。经过干燥将水分降低后的炼焦煤通过伸入到炭化室底部的装煤套筒内部到达炭化室底部,然后随着套筒逐步向上提起煤料装入炭化室,避免了直接从炭化室顶部装煤孔装煤造成的煤粉飞散;在装煤末期装入经水雾或水蒸气增粘的煤料,防止表面煤粉在负压下的抽吸带尘;由复数节套筒节组成的可伸缩的装煤套筒实现了快速伸入炭化室和逐步提起顺畅装煤,并简单地收回收纳在装煤车下部。本方法与装置为实现低水分炼焦,少粉尘装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装置保障,且具有投资费用少、设备简单、能耗低、有效控制粉尘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炼焦工业中炼焦煤装煤方法,其特征是至少由如下过程组成:
(1)装煤套筒伸入炭化室过程:将可伸缩的装煤套筒从炭化室装煤孔伸入到炭化室底部的装煤套筒伸入炭化室过程;
(2)炼焦煤套筒装煤过程:炼焦煤通过伸入到炭化室中的装煤套筒内部空间,从其底部的装煤套筒底部煤料出口达到炭化室的炼焦煤套筒装煤过程。
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煤套筒伸入炭化室过程中向套筒壁喷水或渗水。
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炼焦煤套筒装煤过程中装煤套筒逐步向上提起,最后离开炭化室,随着装煤套筒底部煤料出口逐步向上移动,炼焦煤逐步装入炭化室。
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炼焦煤套筒装煤过程末期,在炼焦煤装入炭化室前,向炼焦煤喷洒水雾或蒸汽或水雾和蒸汽的混合物。
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炼焦煤套筒装煤过程结束后的平煤过程中同时向煤的表层喷洒水或含有抑尘剂的水溶液。
实现所述炼焦煤装煤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装煤套筒由复数节套筒节构成,不同节的直径不同;在伸入炭化室后,各节套筒节与相邻套筒节只在套筒节两端相接触,当套筒从炭化室撤出后小直径套筒节进入大直径套筒节内。
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套筒节的节间连接机构为上部直径小下部直径大或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套筒节依靠直径大小的嵌卡作用的结构;或是相邻套筒节中的一个套筒节轴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底部或两端设置有封堵,另一个套筒节设置有凸出滑头,滑头嵌卡在滑槽内移动的结构。
所述装置,其特征是装煤套筒的提升由与最下部的套筒节连接的柔性钢索或铰链通过装煤车底部的卷扬机转动实现;或装煤套筒的提升由装煤车底部设置的转轮组带动套筒节上升实现。
具体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6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质炭化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船舶厨余垃圾热解馏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