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热管过水的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6665.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3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邹琦;兰海;张静;傅建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闽航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热管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装置,特别指一种用于发热管过水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热管在过水测试时,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的,进行一根一根的测试,该测试效率太低;并且在测试时需要员工保持精神集中,否则可能会发生事故;员工在测试时也需要特定的手套,防止在测试过程中被烫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热管过水的测试装置,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风险。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发热管过水的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支架、复数个夹持气缸、电源开关、复数个气源开关、接线排以及复数个测试电极,电源通过电源开关连接至接线排,接线排分别连接每个所述测试电极,所述测试支架上设有复数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个数等于所述测试电极的个数,所述测试电极设于所述加持部上,气源通过所述气源开关连接至所述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连接至所述夹持部,所述测试支架上设有水槽,所述水槽设于所述测试电极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横杆,所述横杆滑配设置于所述测试支架上,每个所述夹持气缸设于所述横杆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滑动气缸以及第二滑动气缸,所述第一滑动气缸以及第二滑动气缸设于所述测试支架上,所述第一滑动气缸连接至所述横杆一端部,所述第二滑动气缸连接至所述横杆另一端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测试电极包括正电极以及负电极,所述正电极以及负电极分别设于所述夹持部上,所述正电极以及负电极分别连接至接线排,所述正电极以及负电极均为铜件。
进一步地,所述铜件上包裹镍丝层。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夹持部包括左夹持臂以及右夹持臂,所述夹持气缸分别连接所述左夹持臂以及右夹持臂,所述测试电极分别设于所述左夹持臂以及右夹持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开关为一空气开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调压器,所述电源通过所述调压器连接至所述电源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气缸为平行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上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用于发热管过水的测试装置,使得测试过程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使得在测试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员工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发热管过水的测试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发热管干烧的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支架1、复数个夹持气缸2、电源开关(图中未示)、复数个气源开关3、接线排(图中未示)、复数个测试电极4、横杆5、第一滑动气缸6、第二滑动气缸7以及调压器(图中未示),电源通过电源开关连接至接线排,接线排分别连接每个所述测试电极4,所述测试支架1上设有复数个夹持部8,所述夹持部8的个数等于所述测试电极4的个数,所述测试电极4设于所述加持部8上,气源通过所述气源开关3连接至所述夹持气缸2,所述夹持气缸2连接至所述夹持部8,所述测试支架1上设有水槽9,所述水槽9设于所述测试电极4下方,所述电源开关为一空气开关,所述电源通过所述调压器连接至所述电源开关,所述夹持气缸2为平行气缸,所述水槽9上设有进水口91以及出水口92,通过管道将进水口91以及出水口92接出去,使得水槽9中的水流动起来,进而使得水槽中的水的温度不至于过高。
所述横杆5滑配设置于所述测试支架1上,每个所述夹持气缸2设于所述横杆5上,所述第一滑动气缸6以及第二滑动气缸7设于所述测试支架1上,所述第一滑动气缸6连接至所述横杆5一端部,所述第二滑动气缸7连接至所述横杆5另一端部,当发热管a都放置完毕之后,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滑动气缸6以及第二滑动气缸7向下移动,使得横杆5上的物件也向下移动,使得发热管a都浸入水中,进行过水测试;测试完毕之后,通过第一滑动气缸6以及第二滑动气缸7向上移动,之后通过气源开关3将发热管a取下。
每个所述测试电极4包括正电极41以及负电极42,所述正电极41以及负电极42分别设于所述夹持部8上,所述正电极41以及负电极42分别连接至接线排,所述正电极41以及负电极42均为铜件,所述铜件上包裹镍丝层(图中未示),即将镍丝绕在铜件上使其形成镍丝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闽航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闽航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6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2步进电机一体机
- 下一篇:发电机出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