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金核霉素和溴菌腈的复配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96454.2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1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杵娇 |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37/34;A01P3/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丁冉 |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金核 霉素 溴菌腈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以金核霉素和溴菌腈为有效活性成分复配的二元复合物,主要应用于农作物上病害的防治。
背景技术
金核霉素(aureonucleomycin)是上海农药研究所开发,由金色链霉菌苏州变种经培养发酵而成的一种微生物源杀菌剂,对多种细菌引起的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止效果,并对人畜和环境安全。
溴菌腈(bromothalonil)是一种广谱、低毒类杀菌剂,其能抑制和铲除细菌、真菌和藻类的生长,该化合物能够迅速被菌体细胞吸收,在菌体细胞内传导干扰菌体细胞的正常发育,从而达到抑菌、杀菌的作用。
农药单一品种的长时间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抗性风险和用量增加风险,进而增加成本和环境负荷,而通过不同农药品种的复配筛选出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的复配组合物,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减少抗性风险,还能降低潜在的环境风险,增加农药使用寿命。
本发明人在深入研究金核霉素和溴菌腈复配配方的过程中,令人意外地发现金核霉素和溴菌腈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对农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尤其是对大白菜软腐病、柑橘溃疡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优秀、持效期长、用药成本低、能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且对农作物安全的农药复配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金核霉素和溴菌腈的复配组合物制剂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配组合物在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柑橘溃疡病上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金核霉素和溴菌腈的复配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金核霉素和溴菌腈组成,金核霉素和溴菌腈的重量比为30:1~1:30,优选金核霉素和溴菌腈的重量比为20:1~1:20,最优选金核霉素和溴菌腈的重量比为1:1。
本发明复配组合物中,金核霉素和溴菌腈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85%,优选金核霉素和溴菌腈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5%~70%。
本发明复配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意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
本发明复配组合物制备的各种应用剂型中,除了有效活性成分外,还包括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各种辅助成分。
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防腐剂和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所述复配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金核霉素和溴菌腈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农作物上病害的防治效果。
2、金核霉素和溴菌腈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3、金核霉素和溴菌腈两种活性成分复配,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作用位点增加,延缓了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含量:金核霉素10%、溴菌腈1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10%、烷基萘磺酸盐5%、阿拉伯胶2.5%、卡松凯松0.2%、硅油0.3%、乙二醇3%,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均匀、砂磨机中砂磨后,即可制得20%金核霉素·溴菌腈悬浮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杵娇,未经邓杵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6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