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块状支架装置和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94867.7 | 申请日: | 2012-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1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F.N.弗拉纳诺;K.史蒂芬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提奥医疗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F2/06;A61F2/958;A61M25/10;A61B17/00;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安文森 |
| 地址: | 美国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块状 支架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装置,其包括压缩的圆柱形或椭圆形薄壁可扩张金属结构(“块状支架”)和将所述压缩的块状支架定位到待治疗的血管段的管腔中的柔性细长装置(“递送导管”),以及用于封堵所治疗的血管段的方法。块状支架可由延性金属制成,使得所述块状支架在扩张过程中适形于所述治疗的血管段的管腔的形状并允许所述块状支架的形状通过外力的施加而永久地改变。所述块状支架的表面可被构造来促进所述块状支架的外表面上的局部血栓且促进组织生长到所述块状支架的壁中,以便封堵所述治疗的血管并将所述块状支架固定到位。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80008971.X、提交日为2013年8月15日、题为“块状支架装置和使用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1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 61/433,305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整体以引用的方式并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块状支架和递送导管的医疗装置,其用于治疗血管系统的血管段。本公开还涉及各种形式的块状支架和递送导管及其制造方法。本公开还涉及使用各种医疗装置来封堵血管段,从而使块状支架最终留在血管段中的方法。块状支架是圆柱形的薄壁可扩张金属结构,该金属结构包括支架状装置且被设计来填充血管段的管腔。块状支架被构造为附接至递送导管、压缩、推送通过血管系统、在血管段的管腔内扩张,以及然后与递送导管分离。具有各种大小、形状、材料和构造的递送导管可用来将压缩的块状支架定位在血管段中,且可通过使流体或固体流经递送导管并进入该块状支架的中央空隙或空间来在血管中扩张块状支架。另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块状支架附接至递送导管的组件和方法,以及用于将扩张的块状支架和递送导管分离使得处于扩张状态的块状支架留在血管内同时将递送导管从身体移除的组件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某些临床情况下,患者可受益于通过血管内方式封堵某些动脉或静脉段。在血管内血管封堵是有益的临床设置包括减少受伤的血管出血,减少肿瘤的血流量,并重新改变血管系统中的血液的路径以用于其它目的。或者,已经开发了微创、基于导管的血管内治疗以封堵血管段。用于血管封堵的血管内医疗装置包括球囊导管,其中球囊可膨胀以填充血管段的管腔并从导管脱离。使用可分离的球囊导管用于血管封堵有两个主要缺点。首先,球囊由一般可阻止其限制装置被放置在其中的所述装置的固定的组织纳入。其次,球囊可由通过增压而被扩张的弹性壁和被设计来保持在脱离之后的压力的阀门构造。不幸的是,有相当大的球囊和阀门故障率,从而导致缩小。在没有组织纳入的情况下,球囊缩小可导致非靶血管段的球囊迁移和封堵。用于血管封堵的血管内医疗装置包括用于填充血管段的管腔的一部分以诱导血栓形成和血管段封堵的金属线圈。使用金属线圈和篮子结构来进行血管封堵有几个主要的缺点。首先,许多线圈通常需要封堵血管段,从而导致更高成本和较长治疗时间。其次,难以控制线圈位置,往往造成线圈放置在非靶血管段。第三,线圈仅部分填充血管。血栓和疤痕组织的积累来封堵血管是必需的,过程需要几周发生且有时会不完全,往往导致不完全封堵或再通和治疗失败。最近,已经开发了用于血管封堵的血管内医疗装置,其包括用于填充血管段的管腔的一部分以诱导血栓形成和血管段封堵的篮子结构。虽然通常仅需要单一篮子结构来封堵血管段,且所述装置通常更容易控制,但是这些装置仅部分填充血管并需要血栓和疤痕组织的积累来封堵闭塞血管。与线圈一样,这个过程需要几个星期发生且有时会不完全,往往导致不完全封堵或再通和治疗失败。
因此,需要用于封堵血管段的基于导管的医疗装置、系统和方法,其执行简单,导致快速、可控的完全封堵,具有更低的再通、装置迁移或其它并发症风险,且可以合理的价格购买。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提奥医疗公司,未经阿提奥医疗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4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