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缓蚀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4145.1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4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行之智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缓蚀层 耐酸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高温缓蚀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置物板,置物板上设置有多个放置试验板的通槽,置物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装有酸性水的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下方连通有第一喷头,每个第一喷头的喷嘴下方均覆盖多个通槽,置物板的下方设置有装有中性水的第二水箱,第二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位于第二水箱与置物板之间,第二喷头与第一喷头一一相对,相对的第二喷头与第一喷头至置物板的距离相等,相对的第二喷头与第一喷头覆盖相同的通槽。本发明排除环境湿度的影响,提高了缓蚀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雨检测装置,具体涉及高温缓蚀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SO2和NOx不断增加,导致酸雨频率、强度以及影响范围持续增加,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区。酸雨的危害巨大,在采油现场中,会对采油管道、钻具、钻头等才有设备造成酸性腐蚀。
目前,缓蚀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一般采用浸泡法或是喷淋法,浸泡法与实际自然环境差距较大,因为自然环境中酸雨是冲淋涂层表面,雨停后残留酸雨继续侵蚀涂层,而不是长时间被酸雨浸泡,因此浸泡法检测对缓蚀剂涂层产生的破坏不能准确反映缓蚀剂的耐酸雨性能;现有技术中的喷淋法,对比性低,现有技术中无法排除缓蚀剂试验板受到的湿分、水分的影响,直接观察并记录喷淋有酸性水的部位,无法准确判断出缓蚀剂耐酸雨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缓蚀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目的在于提供高温缓蚀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装置,解决现有缓蚀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方法中环境湿度及水分对缓蚀剂的影响大,造成缓蚀剂耐酸雨的性能判断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高温缓蚀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置物板,置物板上设置有多个放置试验板的通槽,置物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装有酸性水的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下方连通有第一喷头,每个第一喷头的喷嘴下方均覆盖多个通槽,置物板的下方设置有装有中性水的第二水箱,第二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位于第二水箱与置物板之间,第二喷头与第一喷头一一相对,相对的第二喷头与第一喷头至置物板的距离相等,相对的第二喷头与第一喷头覆盖相同的通槽。
本发明将酸性水通过喷淋的方式模拟了自然环境中酸雨冲淋涂层表面的情况,本发明在同一块试验板上做了对比例,排除了水分、湿度对试验板的影响,从而解决了现有缓蚀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同一块试验板还排除了不同试验板材质、粗糙度、涂层厚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本发明的实现原理为:将多块表面涂抹有待检测的缓蚀剂的试验板放置在置物板上的通槽内,同时开启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处于上下相对位置的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关于置物板对称,相对的第二喷头与第一喷头喷出的液体均作用在同一块试验板上,第一喷头作用在试验板上表面上,第二喷头作用在试验板下表面上,通过控制第一喷头与第二喷头的喷水量来调节试验板上下表面所处的环境湿度,排除环境湿度的影响,第二喷头作用在试验板下表面上的液体为中性水,能够判断出中性水对缓蚀剂的影响,有助于准确判断出酸性水中酸性成分对缓蚀剂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缓蚀剂的耐酸雨性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置物板、通槽、第一水箱、第一喷头、第二水箱、第二喷头均安装于密封的检测箱内部,置物板将检测箱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密封腔。检测箱为缓蚀剂的检测提供了一个密封的环境,有助于排出空气中其他组分对缓蚀剂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置物板下方的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一湿度传感器,置物板上方的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二湿度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同一块试验板上下两面所处的环境的湿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行之智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行之智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4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