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使用且测量精度高的隧道裂缝宽度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3769.1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1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刘传新;范鹏举;王甘林;张光省;武杨;张堂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7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使用 测量 精度 隧道 裂缝 宽度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监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使用且测量精度高的隧道裂缝宽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镇隧道和矿山隧道,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人们需要定期对隧道进行安全检测,其中就用到裂缝宽度测试仪对隧道的内壁进行安全检测,判断隧道墙上是否有裂缝并检测裂缝宽度。
由于隧道的高度较高,人们在对顶部进行裂缝宽度检测时需要借助爬梯之类的攀爬工具,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在进行裂缝宽度测量时,需要将探头垂直对准裂缝所在的墙壁,但是现有的裂缝测量时,仅仅依靠人眼观察探头与检测面是否垂直,导致现有的裂缝宽度测量精度低,测量结果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使用且测量精度高的隧道裂缝宽度测试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使用且测量精度高的隧道裂缝宽度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控制器、升降机构、工作平台、竖杆、调向杆、测量机构、调向机构和两个移动机构,两个移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底座下方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和控制器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工作平台位于升降机构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与工作平台传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竖杆的顶端与调向杆的底端铰接,所述测量机构设置在调向杆的顶端,所述调向机构设置在竖杆的一侧,所述调向机构与调向杆传动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固定块、移动块、伸缩架、凹口、固定杆和滑环,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驱动单元和移动块均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驱动单元与移动块传动连接,所述凹口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下方,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凹口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环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伸缩架的底端的一侧与固定块铰接,所述伸缩架的底端的另一侧与移动块铰接,所述伸缩架的顶端的一侧与滑环铰接,所述伸缩架的顶端的另一侧与工作平台铰接;
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探头和至少两个检测单元,所述探头的底端固定在调向杆的顶端,所述检测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探头的外周;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套管和检测杆,所述套管固定在探头上,所述套管的方向与探头的方向相同,所述检测杆的一端设置在套管内,所述检测杆的另一端与竖杆的距离大于探头的顶端与竖杆的距离,所述套管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弹簧和接触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套管内的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弹簧与接触板连接,所述接触板与检测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移动块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电机位于移动块的远离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轴设置在第一电机和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移动块套设在第一驱动轴上,所述移动块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移动块内的内螺纹与第一驱动轴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第一电机运行,带动第一驱动轴沿其中心轴线旋转,第一驱动轴上的外螺纹与移动块内的内螺纹作用,从而带动移动块移动。
作为优选,利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力强的特点,为了保证第一电机的驱动力,所述第一电机为直流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调节调向杆的角度,所述调向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竖杆上,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连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调向杆铰接。第二电机运行,带动第一连杆转动一定角度,通过第二连杆驱动调向杆转动。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检测杆的移动方向,所述套管内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套管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检测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检测杆划伤检测面,所述检测杆的远离套管的一端的形状为半球形。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设备的移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履带和两个移动单元,两个移动单元中,其中一个移动单元通过履带与另一个移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三电机、缓冲块、第三驱动轴、驱动齿轮和两个吊杆,所述第三电机通过其中一个吊杆固定在底座的下方,所述缓冲块通过另一个吊杆固定在底座的下方,所述第三驱动轴设置在第三电机和缓冲块之间,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三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套设在第三驱动轴上,所述履带的内侧设有若干从动齿,所述从动齿均匀分布在履带的内侧,所述从动齿与驱动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实现设备的控制、测量数据的显示和传输,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若干控制按键和若干USB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3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