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型预测的电动汽车调频控制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3022.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谦;李晨;李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48 | 分类号: | H02J3/48;H02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型 预测 电动汽车 调频 控制 策略 | ||
1.基于模型预测的电动汽车调频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该策略包括以下步骤:
S1:电网调控中心从区域变电站获取负荷扰动和频率波动信息,从电动汽车集群EVA获取区域内接入电网的电动汽车EV信息;
S2:EVA收集区域内接入电网参与系统调频的电动汽车参与调频时间段、荷电状态SOC和可控容量信息;
S3:接入电网EV的荷电状态SOC根据是否达到分组标准SOCm,分为放电组或充电组;
S4:根据预测EVA调频可控容量Rj+1与调频所需功率Ptask之间的大小,分配放电组或充电组内具体EV出力参与调频;
S5:EVA将EV信息上报给电网调控中心,电网调控中心根据频率波动和EV信息将系统所需调频功率分配给EVA,通过EVA下达指令给入网EV,EV接受指令通过充放电达到调整频率的目的;
所述步骤S3-S4具体为:
EV接入电网为入可控状态,接受调频任务;EV由可控状态转出为出可控状态;SOCi,j为第i辆EV,j时刻的储能状态;
EV为入可控状态分在放电组,若SOCi,j>SOCmin,保持在放电组,放电参与调频;
EV为入可控状态分在放电组,若SOCi,j≤SOCmin,转入充电组,充电参与调频;
EV为入可控状态分在充电组,若SOCi,j<SOCmax,保持在充电组,充电参与调频;
EV为入可控状态分在放电组,若SOCi,j≥SOCmax,转入放电组,放电参与调频;
EV为从放电组或充电组退出调频,进入充电状态,满足出行需求;
所述EV在调频过程中满足:
在j时刻,第i辆EV充放电功率为Pi,j,为调频过程中EV的放电功率,为调频过程中EV的充电功率;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EV调频过程中的充放电次数Numi,j定义为每当EV参与调频形式变化,即由放电转为充电或充电转为放电,充放电次数增加1次:
Numi,j为j-i时刻第i辆EV调频过程中的充放电次数,Pi,j-1为j-1时刻第i辆EV调频过程中的充放电功率;
考虑EV充放电次数限制,接入电网EV分为放电组DC和充电组C,第k个放电组和充电组分别为:
其中,k=1,2,…,K,K为放电组或者充电组的最大组数;
和分别为放电组和充电组中元素个数,放电阻和充电组内EV数量分别为:和
所述调频可控容量Rj+1的预测具体为:
在j时刻,预测j+1时刻EVA中放电组和充电组EV调频可控容量分别为和则
其中,pi为第i辆EV充放电功率限制;为上调频可控容量;为下调频可控容量;
所述调频所需功率Ptask计算具体为:
在j+1时刻,EV调频出力由j时刻预测j+1时刻的调频可控容量决定,设Δf为系统频率变化量,则当Δf<0,Ptask>0时,EV放电参与调频,并上调频率:
(1)如果放电组EV放电功率为
(2)如果放电组EV调频可控容量超出系统调频需求功率;调频过程中,EV根据单位参与时间贡献度有选择的放电,定义为式中,di为第i辆EV出可控时刻;SOCi,j+1为
其中,Eev为单辆EV电池储能总量;ηc和ηdc分别为EV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
EV的越大,EVA优先调用参与放电调频,从大到小排序为式中,表示j+1时刻放电组EV单位参与时间贡献度的最大值;表示j+1时刻放电组中从大到小排序的第Θ个EV的单位参与时间贡献度,且满足其中,[Ptask]表示对Ptask取整;
则参与放电的EV集合为
放电组EV放电功率为
EVA放电组上调频出力为
当Δf>0,Ptask<0时,EV充电参与调频,并下调频率:
(1)如果充电组EV充电功率为
(2)如果充电组EV可控容量超出系统调频需求功率;
调频过程中,EV根据单位参与时间贡献度有选择的充电,定义为
EV的越大,EVA优先调用参与充电调频,从大到小排序为:式中,表示充电组EV单位参与时间贡献度的最大值;表示j+1时刻充电组中从大到小排序的第Θ个EV的单位参与时间贡献度,且满足
则参与充电的EV集合为
充电组EV充电功率为
EVA充电组下调频出力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30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