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槽栅型IGBT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2964.2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友;朱利恒;戴小平;覃荣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423;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槽栅型 埋氧化层 沟槽栅 基区 载流子 增强层 从上至下 导通电流 电流通道 工艺实现 集电极区 依次层叠 漂移区 导电 制作 包围 贯穿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栅型IGBT及其制作方法,沟槽栅型IGBT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P基区、N型漂移区、N型缓冲层和集电极区。至少两个沟槽栅自P基区的正面贯穿P基区,并延伸至N型漂移区。沟槽栅型IGBT还包括:分别形成于两个沟槽栅底部的埋氧化层,及形成于埋氧化层之上的N型增强层。两个埋氧化层之间设置有间隔以形成电流通道,N型增强层包围沟槽栅的底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沟槽栅型IGBT依靠双载流子导电,其导通电流能力受漂移区载流子浓度影响,工艺实现十分复杂而且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埋氧化层的沟槽栅型IGBT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当前广泛应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是一种典型的双极型器件。如附图1所示常规结构的沟槽栅型IGBT包括:P基区1、N型漂移区3、N型缓冲层4、集电极区5、N+源极区6、钝化层7、沟槽栅10、发射极13和集电极14。其中,沟槽栅10包括多晶硅栅8和包裹在其外部的栅氧化层9。IGBT器件依靠双载流子导电,其导通电流能力受基区(漂移区)载流子浓度的影响。基区载流子的浓度越高,其电导调制效应越强,IGBT导通的电流能力也越强,则其导通压降越低,反之则其导通压降越高。因此,为降低IGBT器件的导通压降,必须增大其正向导通时体内的载流子浓度。然而,IGBT在正向导通时,大量空穴直接从P基区/N漂移区结流出,造成导电载流子损失,增大了其导通压降。对于普通沟槽栅IGBT结构,为了降低其导通压降,应减小沟槽栅10之间的间距D1以减小Pbase/Ndrift结的面积。一般而言,普通沟槽栅的间距在3μm左右,如果再进一步减小沟槽栅10之间的间距会使源极接触区域减小,从而使得工艺实现难度骤增。
为解决这个问题,Masakiyo等人提出如附图2所示的结构,采用该结构的沟槽栅型IGBT包括:P基区1、N型漂移区3、集电极区5、N+源极区6、钝化层7、沟槽栅10、发射极13、集电极14、P+欧姆接触区15和N-场截止层17。其中,沟槽栅10包括多晶硅栅8和包裹在其外围的栅氧化层9,在两个沟槽栅10之间形成有局部窄台面16。该结构通过复杂的刻蚀形成“葫芦”形状的沟槽栅结构,在不增大N型区掺杂浓度的情形下减小了Pbase/Ndrift的结面积,减小了空穴从P-base/Ndrift结流出的路径,从而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GBT发射极空穴电流,提高了IGBT发射极的电子注入效率,降低了导通压降。但是,该结构存在的主要缺点在于工艺实现十分复杂而且困难。首先,通过工艺刻蚀形成下宽上窄的沟槽形结构非常复杂,与普通的一次等离子刻蚀就形成沟槽不同,该“葫芦”状沟槽需要分两步刻蚀,首先需要等离子异向刻蚀,然后需要对刻蚀槽壁进行保护再做同向刻蚀,刻蚀难度复杂而且难以控制。其次,刻蚀完毕之后的栅氧质量较差,由于沟槽结构特殊,刻蚀后的缺陷及残留物去除十分困难,会极大降低栅氧质量。最后,沟槽栅的多晶硅填充十分困难,由于该“葫芦”状沟槽下宽上窄,在多晶硅填充过程中必然容易形成空洞及间隙,增大了栅电阻,容易增加栅漏电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沟槽栅型IGBT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沟槽栅型IGBT依靠双载流子导电,其导通电流能力受漂移区载流子浓度影响,工艺实现十分复杂而且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沟槽栅型IGBT及其制作方法的技术实现方案,一种沟槽栅型IGBT,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P基区、N型漂移区、N型缓冲层和集电极区。至少两个沟槽栅自所述P基区的正面贯穿所述P基区,并延伸至所述N型漂移区。所述沟槽栅型IGBT还包括:分别形成于两个沟槽栅底部的埋氧化层,及形成于所述埋氧化层之上的N型增强层。两个埋氧化层之间设置有间隔以形成电流通道,所述N型增强层包围所述沟槽栅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P基区的正面布置有发射极,通过所述埋氧化层减小从所述发射极流出的空穴路径面积,抑制所述发射极空穴的电流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2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