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充电支架座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92422.5 | 申请日: | 201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韦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健敏 |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放腔 手机 充电座 车载手机 充电支架 手机壳 下壁 充电操作 断电状态 固定手机 上端槽口 使用寿命 手机充电 中间设置 自动充电 自动断电 上端 充电头 卡固件 右滑道 中滑道 左滑道 拔插 导部 右壁 配套 驾驶 双手 便利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充电支架座,包括充电座以及用来固定手机的配套手机壳,所配套手机壳左右两端上方设置有卡固件,所述充电座上端面上设置有安放腔,所述安放腔上端槽口处设置有导部,所述安放腔右壁中设置有右滑道,所述安放腔下壁中间设置有中滑道,所述安放腔下壁左边设置有左滑道,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免去在驾车时需双手对手机进行充电操作的危险,保障了驾驶人员的安全,且在不需要给手机充电时,手机以断电状态放在充电座上,为查看手机提供便利。且能够实现手机的自动充电和自动断电,免去在拔插充电头造成的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充电支架座。
背景技术
车载手机支架,让驾驶人员可以用最舒适的方式来使用手机,注重用户体验、优秀的结构设计,根据人体工程学,解放双手,让驾驶人员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传统的车载手机支架不具备给手机充电的功能,在手机需要充电时,还是得手动将手机取下,并使用双手通过最原始的方式给手机进行充电。且传统的手机充电支架在行驶中的车辆上使用时,也不具有稳定性,在车上使用会对驾驶人员造成更多的麻烦,且在使用时同样需要手动插跟拔出充电头,在驾驶过程中非常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充电支架座,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充电支架座,包括充电座以及用来固定手机的配套手机壳,所述充电座上端面上设置有安放腔,所述安放腔上端槽口处设置有导部,所述安放腔右壁中设置有右滑道,所述安放腔下壁中间设置有中滑道,所述安放腔下壁左边设置有左滑道,所述中滑道与所述左滑道之间相接有齿形盘腔,所述齿形盘腔中通过机械轴可设置有齿形盘,所述左滑道中设置有可上下滑行且右端面与所述齿形盘楔合的左推条,所述左滑道中还设置有与所述左推条的左螺腔螺条纹配合连接的左螺轴,所述左螺轴与设置在所述左滑道下壁中的下动力部连接,所述中滑道中设置有可上下滑行且左端面与所述齿形盘楔合的中推条,所述中滑道下壁中设置有用来容纳电缆的电缆槽,所述右滑道中设置有可上下滑行的右推条以及与所述右推条螺条纹配合连接的右螺轴,所述右推条中设置有贯穿道,所述通腔中设置有可左右滑行的锁块,所述通腔上壁中设置有上腔,所述通腔下壁中设置有下腔,所述锁块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腔滑行配合连接的凸齿,所述上腔右端设置有与所述凸齿左端面固定连接的弹部,所述锁块下端面上设置有锁腔,所述锁腔右端设置有斜倾面,所述锁块左端面上设置有开锁齿主部,所述下腔中设置有可上下滑行的响应块以及与所述响应块的开锁螺腔螺条纹配合连接的开锁螺轴,所述开锁螺轴与设置在所述下腔下壁中的动力部连接,所述响应块右端面上部设置有用来与所述斜倾面滑行配合连接的斜坡面,所述右动力部的外部还设置有撑护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配套手机壳左右两端上方设置有卡固件,所述卡固件能使所述配套手机壳免去在使用的过程中滑落而对手机造成损害,且所述卡固件外置在配套手机壳的外表面,所述配套手机壳下端面上设置有用来与所述安放腔配合连接的安放部,所述安放部下端面中间设置有用来供所述中推条插的插柱腔,所述插柱腔上壁中间设置有用来与所述手机配合连接的插头,所述安放部右端面上设置有用来与所述开锁齿主部楔合的开锁齿副部,所述安放部下端面左方设置有用来与所述左推条相接的胶质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开锁齿主部与所述开锁齿副部楔合时,所述响应块的右端部与所述斜倾面相对,所述右动力部能够驱动所述响应块向上顶出而使得所述斜坡面能够与所述斜倾面相抵滑行配合连接以与所述锁腔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右螺轴上端与所述右滑道下壁可配合连接,所述右螺轴下端与设置在所述右滑道下壁中的右动力部连接,所述右动力部与所述下动力部串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推条与所述左滑道宽度相等,所述响应块与所述下腔宽度相等,所述中推条上端面外圈设置有斜导滑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健敏,未经韦健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2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汽车行驶安全预警系统
- 下一篇:车辆用操作部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