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电泵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2232.3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1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古伦华;李军;肖自友;吴佳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睿联(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电泵。
背景技术
电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目前,在任何电泵供水系统中,由于供水管内大气压存在,为了更好的使用和保证电泵正常工作,所有的压力管道上都独立或者分立存在管道储液罐,以稳压保证泵入口的流体稳定。但是设立储液罐会导致整个电泵系统占用空间过大,安装维护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备紧凑、能保证电泵内管道压力的一体化电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体化电泵,包括泵体、流体进口、流体出口、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叶轮和开关组件,所述泵体为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依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设于第一腔室的上方,所述流体进口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流体出口设于所述泵体的顶部且与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叶轮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截流件和弹性件,所述截流件通过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连接处,所述截流件隔绝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发电预设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第二腔室、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设于第一腔室的上方,便于形成流体落差使第一腔室内充满液体,保证泵体内腔的压力;
(2)设于第一腔室内的电极叶轮增加泵体的内腔的压力,对液体施加高压,将流入液体甩至流体出口,并在工作时在第一腔室形成真空,以自动开启流量开关;
(3)开关组件起到自动截流的功能,叶轮工作时,第一腔室形成真空,截流件在吸力作用下不再隔绝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液体由流体进口进入泵体内腔;叶轮停止工作,截流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原位,继续隔绝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阻止液体流动,保证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的液体不流失,保证压力的稳定,下一次工作电泵直接进入工作状态,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体化电泵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泵体;11、第一管路;12、第二管路;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第三管路;2、流体进口;3、流体出口;4、开关组件;41、截流件;
42、弹性件;5、叶轮;6、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取消了单独设置储液罐,在泵体里直接设置了储液腔室。
请参照图1,一种一体化电泵,包括泵体1、流体进口2、流体出口3、叶轮5、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12、和开关组件4,所述泵体1为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包括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所述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12、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依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4、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分别设于第一腔室13的上方,所述流体进口2设于所述第一管路12上,所述流体出口3设于所述泵体的顶部且与第二腔室14相连通,所述叶轮5设于所述第一腔室13内,所述开关组件4包括截流件41和弹性件42,所述截流件41通过弹性件42设于所述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的连接处,所述截流件41隔绝第一管路11与第二管路12,所述弹性件42的伸缩方向与预设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一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1)初始状态下,泵体1的内腔中充满空气截流件41隔绝第一管路11与第二管路12;
(2)启动叶轮5转动,在第二腔室14内形成真空区域,截流件41在吸力的作用下开启,不再隔绝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同时液体从流量进口2被吸入第一腔室13;叶轮5持续转动,直至第一腔室13与第二腔室14均充满液体,且液体从流体出口3被甩出,此时电泵处于输送液体的状态;
(3)关闭叶轮5,截流件41不再受到吸力,在弹性件42的作用下回复原位,隔绝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因为所述第二腔室14、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分别设于第一腔室13的上方,故第一腔室12与第二腔室14内的液体不会回流,整个泵体1的内腔仍充满液体,一方面保持了泵体1内腔的压力,另一方面便于下次工作时,直接进入工作状态,不需要其他方式使得泵体1内充满液体,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睿联(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睿联(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2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
- 下一篇:一种全塑潜水电泵及其注塑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