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2122.7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凯;金辉;吴德贯;夏辉;李红元;邵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5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廖萍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荡 装置 避雷器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将第一绝缘杆固定树立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上,第一绝缘杆通过高压加压线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上连接有高压加压线对避雷器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以及放电计数器的检查,进行完一支避雷器的测量后,只需将第二绝缘杆取下挂到另一支避雷器上的法兰即可。本发明针对不同位置的平台避雷器实现高压测试线布线的不同角度和高度的选择,可以解决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避雷器组高压直流泄漏测量中高压引线布置困难的问题,操作方便快捷,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场断路器振荡平台避雷器组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换流站的重要设备,用于保护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免受过电压危害的重要保护电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通常开展的预防性试验项目通常有本体及底座绝缘电阻测试、直流1mA电压U1mA及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这些测试项目能有效地检查避雷器状况,判断避雷器性能。现场试验时,停电时间有限,选择最优化的试验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试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按时完成工作,减小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小对被试设备的损坏。
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一般设计为高度约为2米,长约3米,宽约2米的水泥柱支撑式平台,该平台中避雷器数量布置较多,一般从10只到30只左右不等。在换流站现场开展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避雷器试验时,需要在避雷器的顶端施加相应UNmA的高压直流电压,从避雷器底部采集泄漏电流INmA。为了方便现场试验工作的开展,现场使用的高压直流发生器一般容量较小,只能一次仅对一台避雷器开展直流泄漏测量试验。但是,由于平台中每只避雷器与其他避雷器之间的距离约15cm左右,这导致在试验中需要较好的控制好电压与击穿距离间的关系,保证高压引线不能对周围其他非被试避雷器放电,或者存在连接。
更好的控制好试验中高压测试线与非被试避雷器之间的距离,对该试验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目前现场使用的方法除了逐个拆除避雷器开展试验外,就是将高压加压引线捆绑至绝缘杆上,再使用绝缘杆将高压加压引线拉起,防止与其他非被试设备存在击穿距离不足的情况。但是由于目前绝缘杆杆头装置是型挂钩式,在拉接高压引线时只能将高压引线捆绑在型挂钩上再通过移动绝缘杆杆体实现引线的位置和长短的移动。该方法现场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下,操作中也需要人员多次捆绑后才能实现对高压引线的移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解决了测试过程中高压加压线布线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荡装置避雷器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将第一绝缘杆固定树立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上,第一绝缘杆通过高压加压线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上连接有高压加压线对避雷器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试,以及放电计数器的检查,进行完一支避雷器的测量后,只需将第二绝缘杆取下挂到另一支避雷器上的顶部法兰即可。
进一步地,测试绝缘电阻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场断路器振荡装置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兆欧表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测避雷器的底部法兰连接,被测避雷器的测量部位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进一步地,测试直流1mA电压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时,第一绝缘杆固定在直流断路器振荡平台的中部,所述第一绝缘杆与直流高压发生器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被测避雷器的底部法兰用测试线与微安表一侧连接,微安表另一侧与地线连接,被测避雷器的顶部法兰与第二绝缘杆连接,第二绝缘杆与第一绝缘杆之间通过高压加压线连接,且第二绝缘杆能够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21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