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任务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2026.2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3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叶敏;张景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9/451;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务 管理 方法 终端设备 | ||
一种多任务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前台后台应用切换时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影响用户体验,且无法较好的适用某些应用场景的问题。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检测用于触发显示后台运行的至少一个应用分别对应的预设运行界面的触发指令,在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之后,在显示屏幕的第一区域中显示运行界面列表,所述运行界面列表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分别对应的预设运行界面。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使得用户不需要将后台运行的应用切换到前台就可以通过多任务管理界面查看后台应用的运行情况,可节省应用的切换时间以及更新时间,进而减小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任务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设备因其操作简单、功能多样而被用户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上述终端设备在前台仅支持运行当前的一个应用,当用户打开新的应用时,则需要将之前在前台运行的应用切换到后台运行,而对于后台运行的各个应用,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的多任务管理功能,对各个应用进行快速、有效的切换,以及通过结束正在后台运行的应用实现快速清理终端设备的系统内存,进而提升终端设备的处理效率。
现有终端设备存在多种多任务管理形式,常用的有如下两种:
图1示出一种多任务管理形式,参阅图1所示,当前台运行的应用切换到后台运行时,保留应用的最后一帧图像截图,将切换到后台运行的应用对应的图像截图采用卡片的形式,层叠或平铺在多任务管理界面。当用户触发多任务管理之后,可通过左右滑动对应的卡片查看后台运行的应用,若用户想要与多任务管理界面中的应用进行交互,则必须通过点击对应的卡片将相应的应用切换至前台,用户还可通过将对应的卡片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出显示屏显示区域来关闭后台运行的应用。
图2示出另一种多任务管理形式,参阅图2所示,当前台运行的应用切换到后台运行时,保留应用的最后一帧图像截图,将切换到后台运行的应用对应的图像截图采用卡片的形式,层叠或平铺在多任务管理界面。当用户触发多任务管理之后,可通过上下滑动对应的卡片查看后台运行的应用,若用户想要与多任务管理界面中的应用进行交互,则必须通过点击对应的卡片将相应的应用切换至前台,用户还可通过将对应的卡片向左或者向右滑动出显示屏显示区域来关闭后台运行的应用。在多任务管理界面中还提供一个关闭全部应用的按钮,通过点击该按钮可清理全部在后台运行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的多任务管理所提供的功能较为单一,应用场景相对比较局限,如上所述,仅能用于切换或关闭后台运行的多个应用,通过现有的多任务管理不能够实现某些常用的应用场景的功能。例如,当用户通过约车应用预约车辆之后,如果想要在前台开启其他应用,需要将该约车应用切换到后台运行,在前台运行其他应用,当用户想要查看预约车辆当前所在位置时,需要将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切换为约车应用,将约车应用切换到前台之后,终端设备将约车应用由退至后台的最后一帧图像截图更新至最新内容,用户进而可查看预约车辆当前所在的位置,查看之后再重新切换回原来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继续使用该应用,这样频繁切换应用不仅操作繁琐、效率低,且应用在切换时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以及切换到前台的应用从最后一帧图像截图更新到最新内容需要一定的刷新时间,使得用户等待时间较长,影响用户体验,显然,现有的多任务管理无法很好的适用某些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任务管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多任务管理在进行前台后台应用切换时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影响用户体验,且无法较好的适用某些应用场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任务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检测用于触发显示后台运行的至少一个应用分别对应的预设运行界面的触发指令,检测到所述触发指令之后,在显示屏幕的第一区域中显示运行界面列表,所述运行界面列表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分别对应的预设运行界面。
其中,所述显示屏幕的第一区域可以是显示屏幕的部分显示区域,也可以是显示屏幕的全部显示区域,本申请不做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2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4MHz工作频率的1553B收发电路
- 下一篇:传收电路以及接收电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