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水分检测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1886.4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1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权;潘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现代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靳荣举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水分 检测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水分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水分检测仪器也叫水分测定仪,是指能够检测各类有机及无机固体、液体、气体等样品中含水率的的仪器,水分检测仪器按测定原理可以分类物理测定法和化学测定法两大类。物理测定法常用的用失重法、蒸馏分层法、气相色谱分析法等,化学测定方法主要有卡尔费休法、甲苯法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把卡尔费休方法定为测微量水分国际标准,我们国家也把这个方法定为国家标准测微量水分。
专利号为“201621227106.6”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水分测定仪,该水分测定仪包括称重台、设置于该称重台上表面的电子称重托盘、设置于该称重台内与该电子称重托盘电连接的控制芯片、设置于该称重台表面与该控制芯片电连接的显示屏,该称重台还包括与该称重台可转动连接并用于盖住该称重台上表面的框形盖体、设置于该框形盖体内侧与该电子称重托盘位置相对的第一环形电加热管、位于该第一环形电加热管外围的第二环形电加热管、以及在该框形盖体盖住该称重台时用于罩住该电子称重托盘的环形罩。然而上述的快速水分测定仪,由于电子称重托盘会对第一环形电加热管和第二环形电加热管产生的热量,有部分的反射,致使水分测定仪框形盖体发热比较高且热量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水分检测仪器,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水分检测仪器,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并用于盖住所述底座上表面的框形盖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电子称重托盘、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与所述电子称重托盘电连接的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底座表面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的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框形盖体内侧且在所述框形盖体盖住所述底座时用于罩住所述电子称重托盘的环形罩,所述环形罩内设有第一环形电加热管和第二环形电加热管,所述第二环形电加热管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电加热管的外围,所述环形罩的内表面设有热反射层,所述电子称重托盘的内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层和吸热涂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框形盖体表面与所述电子称重托盘相对应位置处设有透明窗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窗体包括内侧玻璃、外围玻璃以及位于内侧玻璃和外围玻璃之间的中空层,所述内侧玻璃为耐高温玻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框形盖体侧边设有用于将框形盖体内的空气排出的抽湿排风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还设有监测电子称重托盘内温度变化的热敏传感器,所述热敏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和框形盖体通过设置在两者之间的翻盖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翻盖轴组件包括与框形盖体固定连接的轴套、设置在轴套两侧的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基体,所述轴套和基体之间通过由轴套带动的转动体转动连接;轴套内安装有对框形盖体转动进行缓冲的翻盖缓冲装置,所述翻盖缓冲装置包括套筒,套筒内腔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旋转缓冲器,所述旋转缓冲器包括容置有液压油的轴壳以及转轴,所述转轴一部分伸入轴壳内腔与轴壳密封转动配合,另一部分伸出轴壳外与转动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语音提示模块,所述语音提示模块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由于在装设有第一环形电加热管和第二环形电加热管的环形罩的内表面涂覆有热反射层,通过该热反射层,可有效将照射在环形罩的内表面的热量通过该热反射层反射至电子称重托盘内的待测物表面,从而提高第一环形电加热管和第二环形电加热管的热量利用效率,并在电子称重托盘的内表面涂覆吸热涂层和绝热层,绝热层位于吸热涂层与电子称重托盘的内表面之间,通过吸热涂层和绝热层的配合,提高第一环形电加热管和第二环形电加热管产生热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中:
1-底座 2-框形盖体 3-电子称重托盘
4-显示屏 5-环形罩 6-第一环形电加热管
7-第二环形电加热管 8-抽湿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现代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现代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1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