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七运放五阶单向传输非线性混沌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0353.4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2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苏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嘉栋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8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七运放五阶 单向 传输 非线性 混沌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线性电路,常称混沌电路,具体涉及一种七运放五阶单向传输非线性混沌电路。
背景技术
高阶混沌电路特别是五阶混沌电路是近些年来被广泛研究的一类混沌电路,例如专利号ZL201210526138.6专利《一种五阶蔡氏超混沌电路》、专利号ZL201210528333.2专利《一种八运放五阶超混沌电路》、专利号ZL201410624543.0专利《一种输出优美相图的五阶超混沌电路》、专利号ZL201410782581.9专利《一种五阶限幅型JERK超混沌电路》等,这些专利都是双涡旋混沌吸引子混沌;岳丽娟,杨承辉,陈菊芳,彭建华于1999年在《物理实验》第19卷第4期发表的论文《同步超混沌系统的电路模拟实验》公布了一种五阶单涡旋混沌吸引子,使用十个运算放大器与一个二极管,电路设计冗余,没有优化,是现有五阶单涡旋混沌电路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由七个运算放大器与一个二极管组成的一种七运放五阶单向传输非线性混沌电路,能够输出5个混沌波形图与10个二维混沌相图,能够输出稳定的五阶单涡漩混沌信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七运放五阶单向传输非线性混沌电路,由七个运算放大器与一个二极管组成构成,其中:第一运算放大器(A1)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并联的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阻(R2),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第十四电阻(R14)连接,输出端即为X1输出端;第二运算放大器(A2)反相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并联的第四电阻(R4)与第二电容(C2),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连接,输出端即为X2输出端;第六运算放大器(A6)反相输入端与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八电阻(R8),输出端与第九电阻(R9)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A3)反相输入端与第九电阻(R9)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三电容(C3),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五电阻(R5)、第十电阻(R1o)连接,输出端即为X3输出端;第四运算放大器(A4)反相输入端与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四电容(C4),输出端与第七电阻(R7)、二极管(D1)阳极连接,二极管(D1)阴极与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输出端即为X4输出端;第七运算放大器(A7)反相输入端与第十二电阻(R12)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第十三电阻(R13),输出端与第十五电阻(R15)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A5)反相输入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连接,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并联的第十六电阻(R16)与第五电容(C15),输出端与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输出端即为X5输出端。
所述第十五电阻(R15)为可变电阻,可以观察一种七运放五阶单向传输非线性混沌电路的混沌演变的各种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嘉栋,未经苏嘉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0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