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的进气预热装置试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9772.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杜巍;张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M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预热 装置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预热装置的试验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节的优化火焰进气预热装置工作性能的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在发展的过程中,冷起动性能受到很大关注。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不断深入,柴油机必须具备良好的低温工作性能,以便保证装备在我国全地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使用效能。我国天气寒冷的地域广阔,尤其是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严寒天气持续的时间更长。低温会使柴油机的起动力矩减小,阻力矩增大,起动过程中的热损失增大,有害排放物增加。多年来国内外人员广泛研究了改善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的措施,包括辅助装置的应用,火焰进气预热装置就是其中的一种。
火焰进气预热装置是通过电热棒点燃柴油加热进气的装置。在现有的柴油机中,火焰进气预热装置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通常安装在柴油机的进气管或进气歧管中,工作过程为:首先通电将进气预热装置的电热棒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电热棒点燃进入预热装置的燃油,加热进气,提升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
火焰进气预热装置是柴油机冷起动的重要部件,若进气预热装置工作性能不佳,会造成一定程度上进气量及燃油的浪费,并且对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对进气预热装置进行测试的试验系统较少且不完善,无法准确测定进气预热装置在低环境温度下的工作性能及规律。鉴于上述情况,开发对进气预热装置性能进行测试的试验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测试进气预热装置工作特性的试验系统,对进气预热装置进行全面测试并确定其最佳工作区域,实现对进气预热装置工作的精确控制,从而为进气预热装置的改进和应用提供精准的依据,具有重大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调节的用于测试进气预热装置工作特性的试验系统,特别是用于测试火焰进气预热装置工作特性的试验系统。此系统可设定空气流量、预热装置供油压力、供电电压、加热及供油时间,全面测试火焰进气预热装置的工作特性,并确定其最佳工作区域,同时可以实现进气预热装置的优化控制,使进气预热装置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所述系统包括:供气子系统、供油子系统、供电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所述供气子系统包括风机、管道、空气滤清器、燃烧室;所述供油子系统包括燃油箱、油泵、油滤、油管;所述供电子系统包括220V电源、稳压电源;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采集软件、硬件模块、传感器、空气流量计、显示仪表、摄影机;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控制台、控制旋钮、变频器、时间控制器;整个试验系统可实现空气量可调、燃油量可调、电压可调、加热及供油时间可调、数据自动采集和控制。本发明可通过模拟发动机进气加热工况,改变风量、油量、电压、加热和供油时间,分析火焰进气预热装置的工作特性及最佳工作区域。
优选地,所述供气子系统模拟发动机进气工况,并为火焰进气预热装置的燃烧提供空气,所述风机为变频风机,通过调节风机频率改变风机转速,实现空气量可调。
优选地,所述供油子系统为进气预热装置燃烧提供燃油,所述油泵可通过步进电机调节泵油压力,实现油量可调。
优选地,所述供电子系统为试验系统供电,供电子系统包括220V电源和稳压电源,220V电源为风机、油泵及仪表供电,稳压电源为进气预热装置和电磁阀供电,稳压电源可通过调节旋钮实现电压可调。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可通过传感器采集空气相应的温度和压力信号,空气流量计测量空气流量,摄影机记录燃烧情况。硬件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转换,然后经采集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保存及二次处理。
优选地,所述控制子系统中变频器可改变风机和油泵频率,实现空气量和燃油量可调,所述时间控制器可实现加热时间和供油时间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总系统框图。
图2是供气子系统组成图。
图3是供油子系统组成图。
图4是供电及控制子系统组成图。
图5是数据采集子系统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好地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地阐述。然而,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的举例,其并不能够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9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方便调节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声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