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8705.2 | 申请日: | 201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9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坚;李靖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敏坚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1065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充电器 车载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其中,该车载充电器包括外壳、端盖、正极组件及负极组件,外壳具有插接端及接口端,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接口端,所述端盖上设置PCB电路板,及至少一个与PCB电路板相连的USB接口;正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负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本发明利用负极组件可以沿外壳的径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能在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变形或车辆发生震动颠簸等情况下,依然能够与汽车点烟器插座内的环形负电极保持接触,同时,采用负极弹簧支撑第一负极导电帽和第二负极导电帽,不易变形,以此提高该车载充电器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及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多媒体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PDA等电子产品,正渐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移动多媒体设备都配备有充电器,而这些充电器均需要插接在市电插座上进行充电,因此限制了充电的场所,致使移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者外出或旅游时只能多携带几块备用电池或者寻找到可插接市电的场所再进行充电。
与此同时,汽车逐渐走近我们的生活,呈现平民化的趋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乘坐汽车出行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汽车中已经开始配备相应的车载充电器,作为必要的零部件,同时,一些车载设备也随之诞生,并利用该车载充电器供电,例如行车记录仪、智能车载后视镜等。
车载充电器是一种直流输入型的充电器,在使用时,将车载充电器插在汽车点烟器插座上与汽车所用的电池直接连接而获取电力,使移动多媒体设备能利用汽车电源进行充电,增加了移动多媒体设备的充电场所。
车载充电器在其端部以及侧壁设置有电极部,相关技术中,侧壁上一般采用弹性金属片弯折形成两个电极部,例如中国专利CN 203103999U,或者采用折弯的弹性金属片弹性支撑两个电极部,例如中国专利CN103986208A,上述两者结构的电极部,都是利用弹性金属片作为弹性支撑,长时间使用后弹性电极片可能会发生变形。由此,在该车载充电器与汽车点烟器插座插接后,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尤其是在车辆形势中颠簸抖动,容易造成侧壁部上的两个电极部同时断开,进而出现断电等问题,如此,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插接端及接口端;
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接口端,所述端盖上设置PCB电路板,及至少一个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的USB接口;
正极组件,所述正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导电帽及正极弹簧,所述正极导电帽套接于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且沿所述径向可滑动,所述正极弹簧设置于所述插接端内且常驱动所述正极导电帽自所述插接端的前部伸出;
负极组件,所述负极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且与所述PCB电路板相连,所述负极组件包括电极套筒、第一负极导电帽、第二负极导电帽及负极弹簧;
其中,所述电极套筒设置于所述插接端内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延伸,所述电极套筒的两端穿设于所述插接端的周壁上,并使得所述电极套筒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预定距离,所述电极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端的外径,使得所述电极套筒的两端部分凸出所述插接端;
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帽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筒的一端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所述第二负极导电帽套设于所述电极套筒的另一端且沿所述插接端的径向可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敏坚,未经杨敏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8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