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热清瘟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8657.7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0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K36/9064;A61P29/00;A61K31/35;A61K33/06;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7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热 蒙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制备方法,即一种解热清瘟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药蓝盆花,其特点是:所述蓝盆花与木棉花蕊、1,8‑桉叶素相配合,其重量份配比为蓝盆花5‑6份,木棉花蕊11‑12份,1,8‑桉叶素1‑2份。其制备方法是:蓝盆花、木棉花蕊、1,8‑桉叶素干燥混合,制成水泛丸。有益效果是:能够充分发挥蓝盆花的药效,解热清瘟,针对脏腑震热、讧热、瘟疫、毒热、新久热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机理确切,便于推广应用,可望成为清热解瘟的的典型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制备方法,即一种解热清瘟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解热清瘟,是蒙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所针对的范围主要是脏腑震热、讧热、瘟疫、毒热、新久热。蒙医蒙药对此类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特别是蒙药蓝盆花,在治疗上述热病当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可是,蓝盆花的配伍药材却很不明确,现有典籍所载的方剂以及流传民间的验方当中,与蓝盆花配伍的原料药种类很多,但临床效果参差不齐,药理作用说法不一,临床治疗方向单一,或仅针对某一脏腑的热症,对医生的个人经验要求过高,不利于普及应用,急需进行验证整理。此外,蓝盆花为花类药材,有效成分多为易挥发,现有蒙药多为打粉生用,但制粉过程会产生较高的温度,挥发分大量流失,消耗一定的药效。可见,解热清瘟的蒙药急需与时俱进,引入现代科技,提高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增强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到更适与蓝盆花配合,解热清瘟效果更加显著,对脏腑震热、讧热、瘟疫、毒热、新久热等症疗效更好的原料药,进而制成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机理确切,便于应用推广的解热清瘟的蒙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蒙药的制备方法。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解热清瘟的蒙药,包括原料药蓝盆花,其特点是:所述蓝盆花与木棉花蕊、1,8- 桉叶素相配合,其重量份配比为蓝盆花5-6份,木棉花蕊11-12 份,1,8- 桉叶素1-2份。
所述解热清瘟的蒙药的制备方法是:蓝盆花、木棉花蕊、1,8- 桉叶素干燥混合,制成水泛丸。
所述解热清瘟的蒙药的制备方法是:先将蓝盆花、木棉花蕊在液氮的参与下进行低温粉碎制粉,再与1,8- 桉叶素均匀混合,制成水泛丸。
所述解热清瘟的蒙药的制备方法是:先将蓝盆花、木棉花蕊采用细胞破壁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得到过200-250目的细粉,再与1,8- 桉叶素均匀混合,制成水泛丸。
所述蓝盆花由蓝盆花提取物替代。
所述蓝盆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取上述重量份的蓝盆花加乙醚浸渍12小时,过滤,弃掉滤液,滤渣用5倍量的75%的乙醇-80%的甲醇(2:1)溶液超声提取40min,温度控制在5—10度范围,过滤,得滤液,滤渣用上述方法重复提取2次,合并3次滤液,蒸干,即得。
所述1,8- 桉叶素1-2份由白豆蔻9-10份,草果仁8-9份替代。
所述药物中加入卷柏5-7份,石花23-25份,甘草8-10份,沉香4-6份。
所述药物中加入石膏9-11份,栀子8-9份,紫檀香6-7份,甘松7-9份,诃子13-15份。
所述药物中加入肉豆蔻4-5份,川楝子6-8份,木通4-6份,千金子(制)4-6份,白檀香6-7份,射干11-12份,广木香8-10份,白苣胜3-5份,木棉花瓣11-12份,冰片2-4份,丁香2-5份,红花4-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充分发挥蓝盆花的药效,解热清瘟,针对脏腑震热、讧热、瘟疫、毒热、新久热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机理确切,便于推广应用,可望成为清热解瘟的的典型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8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