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呋虫胺与氟丙菊酯的杀虫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8121.5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1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强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53/08;A01P7/02;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5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丙菊酯 呋虫胺 有效活性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稻纵卷叶螟 复配杀虫剂 鳞翅目害虫 杀虫组合物 水稻三化螟 茶树害虫 果树害虫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二化螟 高活性 配比为 杀虫谱 复配 蚜虫 增效 防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呋虫胺与氟丙菊酯复配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点在于:有效活性成分为呋虫胺和氟丙菊酯,呋虫胺与氟丙菊酯的配比为1~60︰1~4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呋虫胺与氟丙菊酯复配后,具有明显增效和持续防治效果,并扩大了杀虫谱,对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蚜虫,果树害虫及茶树害虫均有较高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呋虫胺和氟丙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呋虫胺,英文通用名(dinotefuran),化学名称1-甲基-2-硝基-3-(四氢-3-呋喃甲基)胍。其与现有的烟碱类杀虫剂的化学结构可谓大相径庭,它的四氢呋喃基取代了以前的氯代吡啶基、氯代噻唑基,并不含卤族元素。同时,在性能方面也与烟碱有所不同。故而,目前人们将其称为“呋喃烟碱”。该药剂杀虫谱广,具有卓越的内吸渗透作用,并在很低的剂量即显示了很高的杀虫活性。该药剂对哺乳动物、鸟类及水生生物十分安全,对作物无药害,可用于水稻、果树、蔬菜等众多作物。
氟丙菊酯,英文通用名acrinathrin,该药是对环境卫生害虫极为有效的一种广效杀虫剂,抑制昆虫神经轴突部位的传导,具有击倒速度快、击倒力强,用药量少等优点。能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害虫和防治各种卫生害虫。杀虫谱广,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耐雨水冲刷,但长期使用易对其产生抗性,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及害螨有一定防效,但对螨的使用剂量要比常规用量增加1-2倍。适用于花生、大豆、棉花、果树、蔬菜的害虫。
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害虫,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比不上害虫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
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呋虫胺与氟丙菊酯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呋虫胺与氟丙菊酯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单独使用呋虫胺和氟丙菊酯防治害虫用药量大、成本高、重复使用害虫易产生抗性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复配的呋虫胺与氟丙菊酯杀虫组合物。由于呋虫胺与氟丙菊酯对靶标害虫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两者复配使用可充分提高药效,提高杀虫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含呋虫胺与氟丙菊酯的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剂,有效活性成分呋虫胺与氟丙菊酯的重量配比为1~60︰1~40。
所述的含呋虫胺与氟丙菊酯的杀虫组合物,呋虫胺与氟丙菊酯的重量百分比为1~40︰1~20。
所述的含呋虫胺与氟丙菊酯的杀虫组合物,呋虫胺与氟丙菊酯的重量百分比为5~20︰5~10。
所述的含呋虫胺与氟丙菊酯的杀虫组合物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呋虫胺1~60%、氟丙菊酯1~40%、分散剂5~10%、湿润剂2~10%、填料8~91%。
将呋虫胺原药、氟丙菊酯原药、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呋虫胺·氟丙菊酯可湿性粉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呋虫胺1~60%、氟丙菊酯1~2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黏结剂1~8%、填料8~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强,未经李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8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