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87104.X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陆珂伟;王林;杨静;罗旸;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78 | 分类号: | G01R31/378;G01R31/382;G01R31/3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数据 获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将RC等效电路模型输出的输出端电压作为电池热模型的输入,进而获得电池的输出温度,这样,发热功率可以根据电学特性实时变化,从而,获得高精度的电池的温度数据,该温度进一步反馈给RC等效电路模型,根据该精确的温度数据,通过RC等效电路模型可以进一步进行所需的计算。由于将电模型和热模型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了耦合和修正,可以更为真实和精确的反映出电池的电学特性和热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通常由蓄电池作为动力的来源,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需要对电池进行安全监控。
目前的蓄电池主要是锂电池,其具有工作电压高、质量轻、比能量高以及快速充电灯优良特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锂电池在使用中还存在着火和爆炸的风险,此外,由于电池长期使用,必然会发生老化或劣化,因此,需要对锂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控,目前主要通过锂电池的电流、电压、温度等相关数据对锂电池进行监控,这些参数的精确度越高,越能真实反映电池的特性和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提高通过电池RC等效电路模型获取参数的精确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数据的获取方法,获得第1时刻的电池温度值T1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n时刻电池的电流采样值In;
根据所述电流采样值In和第n-1时刻的电池温度值Tn-1,通过RC等效电路模型获得第n时刻电池的端电压Un;
根据所述端电压Un以及所述电流采样值In,获得第n时刻电池的发热功率Pn;
根据所述发热功率Pn,通过所述电池热模型获得第n时刻电池的温度计算值TCn,以所述温度计算值TCn作为第n时刻的电池温度值Tn;其中,n从2至N,N≥3。
可选地,所述获得第1时刻的电池温度值T1包括:
获得第1时刻电池的电流采样值I1以及温度采样值T1’;
根据所述电流采样值I1以及温度采样值T1’,通过RC等效电路模型获得第1时刻电池的端电压U1;
根据所述端电压U1以及所述电流采样值I1,获得第1时刻电池的发热功率P1;
根据所述发热功率P1,通过所述电池热模型获得第1时刻电池的温度计算值T1,以所述温度计算值T1作为第1时刻的电池温度值T1。
可选地,所述获得第1时刻的电池温度值T1包括:
获得第1时刻电池的温度采样值T1’,以所述温度采样值T1’作为第1时刻的电池温度值T1。
可选地,所述RC等效电路模型为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或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
可选地,所述热模型为均一化集总参数热模型或热源分布化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7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