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肛裂、肛周脓肿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6933.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6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00;A61P17/02;A61P9/1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4105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晋***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脓肿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肛裂、肛周脓肿的中药。
背景技术
混合痔是最常见的肛门良性疾病。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为内痔;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为外痔;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成为混合痔。混合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痔脱出、疼痛和瘙痒,是一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混合痔的重要方法,尤其当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痔脱出严重、套扎治疗失败时,手术切除是其最好的治疗方法。中医称之为痔,证型以湿热下证为主。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多见于青、中年人。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至1.0厘米,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痛、便秘和出血。手术是肛裂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中医称之为肛裂病,证型以湿热下证多见,亦可见到热结肠燥证。
肛周脓肿是是肛周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以男性多见,多发于20至40岁的青壮年。其特点是起病急、疼痛剧烈,脓肿破溃或切开后可形成肛瘘。临床中,一旦明确诊断,则需尽早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中医称之为肛痈,证型以湿热蕴结为主。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同的肉芽性管道,有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特点为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复发作。肛瘘常以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较大的高位瘘口还可有粪便和气体排出。由于分泌物的刺激,肛门部位潮湿、瘙痒,有时可形成湿疹。当外口愈合,瘘管中有脓肿形成,可感到明显疼痛,同时还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此时必须脓肿穿破或切开引流。肛瘘常难以自愈,不治疗会反复发作并形成直肠肛管肛周脓肿,因此绝大多数均需手术治疗。中医称之为肛漏,证型以湿热下证为主。
临床中,手术是治疗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引起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即尿潴留。它已成为其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发病率高达52%。尿潴留给这些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影响到术后康复,进而影响了手术疗效。
尿潴留属祖国医学“癃闭”的范畴。病机属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总结出混合痔(湿热下注证)、肛裂(湿热下注证)、肛周脓肿(湿热蕴结证)、肛瘘(湿热下注证)术后尿潴留的病因病机:手术创伤耗伤元气,元气受损,加之湿热留恋,不能祛之,热为阳邪,耗气伤津,气虚则行津功能减弱,湿停下焦,湿为阴邪,阻滞气机,致使膀胱气化不利,故见癃闭。故认为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尿潴留多属元气虚损,兼夹湿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肛裂、肛周脓肿的中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肛裂、肛周脓肿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车前子10~40份、炙黄芪10~40份、通草5~15份、灯芯草5~20份、海金沙5~15份、泽泻5~20份、茯苓5~20份、淡竹叶5~15份、炒白术5~20份。
本发明药物的组份中:车前子性味甘,淡,微寒。归肺、肝、肾、膀胱经。清热利尿;渗湿止泻。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如《本经逢原》所言:“车前子专通气化,行水道,疏利膀胱湿热”。炙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如《珍珠囊》所言:“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通草:性味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灯芯草:性味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海金沙:性味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泽泻:性味甘,寒。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淡竹叶:性味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炒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炒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平,未经张爱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6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效防止毛孔堵塞的中药润肤膏
- 下一篇: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