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释汞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86787.7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琼 |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H01J6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周玉婷 |
| 地址: | 54240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释汞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释汞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释汞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汞剂,将液汞以固体合金形式引入荧光灯内,合金释放出汞蒸气,达到与液汞相同的功效。做到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常用汞剂包括锌汞剂、锌锡汞剂、锡汞剂等。
精度方面:现有常规汞剂一般汞量精度控制在±(0.3~1.0mg),粒重精度控制在±(0.6-3mg),球体圆度控制在0.9(球体的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在全世界都倡导低汞微汞的潮流趋势下,由于汞剂含汞量本身很少,制灯企业对汞剂的精度要求会越来越高。若因含汞量精度差而引起汞量偏少,会造成灯管内无汞或无法满足其光效要求,而汞量偏多,则不符合国家环保及欧美对出口产品的标准。
性能方面:锌汞剂,锌锡汞剂,由于表面锌元素易于空气中的氧和水汽形成氧化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汞蒸汽的释放。锡汞汞剂,释汞较快,但合金表面容易溢汞,产品表现为较粘连,需要低温保存,对生产和存放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满足低汞微汞的环保要求及进一步提高汞剂的产品性能,需要一种精度好的汞剂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释汞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释汞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钛汞合金Ti3Hg 50-95重量份、锆铝合金ZrAl16 20-60重量份、高纯度钛粉Ti 5-15重量份、锡粉Sn 5-12重量份、银粉Ag 20-30重量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人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组分以及用量的筛选实验,意外的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配比以及各组分的组合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提高了原释汞剂的释汞量,汞能够充分释放,减少废气的释汞装置导致的潜在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够确保汞含量不会超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钛汞合金Ti3Hg 75重量份、锆铝合金ZrAl16 30重量份、高纯度钛粉Ti 10重量份、锡粉Sn 8重量份、银粉Ag 20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高纯度钛粉Ti的颗粒度为100-150目。
进一步,所述钛汞合金Ti3Hg颗粒的直径为0.5-2.0n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新型释汞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高纯度钛粉Ti在真空状态下粉碎,去除钛粉中的氢气;
步骤2,将步骤1所得到的已去除氢气的高纯度钛粉Ti、钛汞合金Ti3Hg、锆铝合金ZrAl16、锡粉Sn和银粉Ag在真空状态下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合金粉混合物;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合金粉混合物放入真空炉内,加热到400-500℃,去除游离态汞,形成高效释汞组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去除氢气的除气温度为900-1100℃。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真空炉内去除游离态汞的温度45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新型释汞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钛汞合金Ti3Hg 50-95重量份、锆铝合金ZrAl16 20-60重量份、高纯度钛粉Ti 5-15重量份、锡粉Sn 5-12重量份、银粉Ag 20-30重量份。所述高纯度钛粉的颗粒度为100-150目。所述钛汞合金Ti3Hg颗粒的直径为0.5-2.0nm。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所述高纯度钛粉Ti在真空状态下粉碎,去除钛粉中的氢气;步骤2,将步骤1所得到的已去除氢气的高纯度钛粉Ti、钛汞合金Ti3Hg、锆铝合金ZrAl16、锡粉Sn和银粉Ag在真空状态下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合金粉混合物;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合金粉混合物放入真空炉内,加热到400-500℃,去除游离态汞,形成高效释汞组合物。所述步骤1中,去除氢气的除气温度为900-1100℃。所述步骤3中,真空炉内去除游离态汞的温度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琼,未经周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6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