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换显示屏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6570.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游玉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725;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董文倩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屏幕 屏幕壳体 显示屏幕 背对背设置 磁铁感应 电源感应 方式确定 双屏手机 位置状态 用户体验 滑动 大影响 耗电 双屏 遮盖 电量 灵活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显示屏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其中,移动终端设置有两个屏幕,在移动终端的两个屏幕壳体扣合时,两个屏幕都处于可见状态,即两个屏幕是背对背设置的,屏幕扣合不会导致两个屏幕被遮盖,而且两个屏幕壳体上的屏幕可以进行滑动。在上述移动终端中,通过磁铁感应方式和/或电源感应方式确定两个屏幕壳体的当前位置状态,并分别确定两个屏幕是否打开显示或者关闭显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双屏手机耗电大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灵活地设置了移动终端的双屏,适时打开显示或者关闭显示,节省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切换显示屏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首先,智能手机的设计受到三星与苹果设计理念的影响,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机虽造型上略有不同但普遍还是以直板手机为主,每个公司似乎拿不出彰显个性的代表作,翻盖机也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线。
其次,随着信息化日益深入人心,移动办公成为了人们现在阶段关注的重点,手机的使用已经远远超出其原有的基础功能,手机屏幕越做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耗电量高同样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接着,随着科技的进步纸质读物逐渐离开了历史的舞台,kindle电子书不知不觉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其自带的屏幕电子墨水屏(E-INK)非常省电只有在刷屏的时候才耗电且耗电也极低,没有任何亮度在太阳底下依然可以方便阅读,显示效果非常接近纸故深受人们的喜爱。推想到手机在很多时候比如打电话、发短信或阅读电子书时并不需要分辨率太高的屏幕。
在相关技术中,存在方案1:将两个屏幕(搭配的方式彩屏+水墨屏或彩屏+彩屏)分别置于手机的正反两面,需要用彩屏时就将手机翻转至彩屏面,需要水墨屏是就将手机翻转至水墨平面,现有的产品主要有两款:YotaPhone2和海信双屏手机A2。将两个屏幕(搭配的方式彩屏+水墨屏或彩屏+彩屏)分别置于手机的正反两面,因此相关技术中的专利,系统的控制方式也是围绕这种方案来提出。
另外方案2:传统的双屏手机分别将两彩屏分别置于上下两个盖板,两盖板通过轴连接,当两盖板通过轴各旋转90度使得,使手机两盖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实现双屏操作。这种方案控制方式一般局限于一个屏幕进行控制,另一个屏幕进行显示,只是对翻盖机一面显示屏加一面键盘的控制的延生,将键盘面修改为触摸屏。
但是,采用已有方案1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将彩屏与水墨屏分别置于手机的正面与背面,操作起来较为不便,并没有发挥双屏正真的优势,因为其原则上还是单屏操作,只不过多了一个屏幕罢了,并不是正真意义上的双屏,商务办公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采用已有方案2存在以下问题:虽然实现了双屏操作,但忽略了一个问题,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比正常的手机更加耗电,按照现在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一般为一天,如果使用该方案相当于两倍的耗电,半天的续航能力会大大影响用户体验。
针对相关技术中双屏移动终端耗电大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显示屏幕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双屏移动终端耗电大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显示屏幕的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磁铁感应方式和/或电源感应方式感应所述移动终端的两个屏幕壳体,其中,所述两个屏幕壳体以转轴为中心组成所述移动终端;
依据感应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两个屏幕壳体位置状态,依据所述位置状态确定待开启的屏幕,其中,第一屏幕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屏幕,且所述移动终端的两个屏幕壳体在扣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呈现可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6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