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跨域虚拟网络映射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86489.8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6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中;朱磊;冯琳琳;刘利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虚拟 网络 映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跨域虚拟网络映射的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在用户产生业务请求之后,由服务提供商发起多域虚拟网络请求的构建,在底层跨域融合网络中选取合适的节点和路径承载多域虚拟网络请求的资源需求。该方法通过分析虚拟网络请求与底层物理网络中节点的局部和全局拓扑属性,结合网络本地资源属性,采用改进后的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节点多属性评价模型,并基于此评价模型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映射过程中节点的优先性进行度量,同时分析底层链路负载压力分布,为虚拟链路选择资源充足的承载路径,可以更好地利用底层多域网络资源,提高了多域虚拟网络请求的构建成功率,网络收益开销比增大,有效提高资源分配均衡性,并能减小网络映射时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现跨域虚拟网络映射的方法。
背景技术
跨域底层物理网络由异构无线接入网、光网络骨干网和数据中心网组成。不同的网络层拥有不同的物理网络资源,如无线频域时域二维资源块资源、无线回程带宽资源、光纤频谱资源以及IT计算资源等,层内与层间的通信技术各不相同,传统的网络架构各层之间彼此独立、封闭且不灵活,不能满足5G业务的需求。如何实现跨域底层网络设施的层间协作及物理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是目前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
跨域跨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为目前的跨域底层网络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通过将底层多域网络资源进行抽象,形成物理资源共享池,可以对物理多域网络资源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以及实现跨域底层网络的有效融合与共存。在满足用户不同业务需求的同时,方便底层多域网络资源的管理,提高底层多域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目前,关于跨域虚拟网络映射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深入分析跨域融合网络环境下的拓扑属性和资源属性,实现虚拟网络的高效映射和底层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实现5G网络的一个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跨域虚拟网络映射的方法,能够在映射过程中基于网络的拓扑属性和资源属性衡量虚拟网络请求和底层物理网络各自的映射重要性,从而提高跨域虚拟网络请求的构建成功率和多域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跨域虚拟网络映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跨域虚拟网络映射模型;
S2:根据跨域虚拟网络映射模型计算目前网络中节点的拓扑属性值和资源属性值,确定节点多属性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定义链路资源单价来反映网络负载分布情况;
S3:为虚拟节点选取最优的底层节点进行部署,然后基于虚拟节点的承载物理节点,为虚拟链路选取最优的底层路径进行部署,完成节点映射过程和链路映射过程。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跨域虚拟网络映射模型包括底层跨域融合网络模型和多域虚拟网络请求模型;
所述底层跨域融合网络模型为:底层跨域融合网络被标记为带权无向图其中NS表示底层物理节点的集合,包括异构无线接入网节点集合骨干网交换节点集合和数据中心节点集合且LS表示底层物理链路的集合,包括无线回程链路集合和光纤物理链路集合且与分别表示底层物理节点nS和底层物理链路lS具有的属性,且nS∈NS,lS∈LS;
多域虚拟网络请求被标记为带权无向图其中NV为虚拟节点的集合,即LV为虚拟链路的集合,即与分别表示虚拟节点nV与虚拟链路lV的资源请求,且nV∈NV,lV∈L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6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糊故障Petri网及其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 下一篇:镜像仓库处理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