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达IL‑10的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86307.7 申请日: 2017-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7641619A 公开(公告)日: 2018-01-30
发明(设计)人: 游自立;张立娟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7/01 分类号: C12N7/01;C12N15/66;C12N15/70;A61K38/20;A61K48/00;A61P25/24
代理公司: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51126 代理人: 马振刚
地址: 611731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表达 il 10 重组 病毒 制备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达IL-10的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用途。

背景技术

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三大症状为基本特征。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疗法和辅助药物治疗。抗抑郁药市场潜藏着巨大商机,但由于抗抑郁药存在副作用和耐受性,且针对性较差。迫切需要临床医生和神经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手段。

目前,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假说主要有四种:单胺类递质假说,神经营养因子假说,垂体-下丘脑-肾上腺皮质轴假说和细胞因子假说。其中,细胞因子假说提出,抑郁症是一种免疫激活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异常的表现,主要影响炎症性细胞因子量增加,炎症性细胞因子参与免疫激活,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抗炎性细胞因子量减少,抗炎细胞因子主要负责神经保护的作用。

目的基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最受关注的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通过Meta分析发现在我国人群中抑郁症患者血清中发现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由此发现IL-10浓度的降低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IL-10是一种抗炎性的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发挥作用,而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较少而作用较强的胶质细胞,它是定居于脑内的天然免疫细胞,约占大脑细胞总数的10%,在介导各种免疫相关功能中起关键作用。胶质细胞又可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约占细胞总量的80%,可以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对小胶质细胞进行调节作用,例如IL-10。IL-10主要是发挥抗炎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它能够抑制TNF-α、INF –γ、IL-6、IL-1等促炎因子的产生,在细胞中作为一种重要的负调节因子,能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抵抗因其激活而对于机体造成的损害。Pan等进一步发现,慢性脑室注射IL-10本身对动物行为无影响,但能够逆转强迫游泳应激造成的抑郁行为,包括快感缺失、自主活动减少、探究行为减少和焦虑样情绪。IL-10是最受关注、最为重要的的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抑郁症中IL-10表达下降,抗抑郁药能使IL-10水平升高。给动物注射IL-10可以逆转动物的病态行为和抑郁行为.其他抗炎性细胞因子如IL-4和IL-13也可能具有与IL-10类似的作用。而IL-10发挥作用是通过小胶质细胞维持炎症因子的平衡,而小胶质细胞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小胶质细胞存在两种表型,经典激活途径(炎症表型,M1型)以分泌促炎症细胞因子为主,持续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的高表达可致神经损伤;而替代激活途径(抗炎症表型,M2型)通过释放抗炎症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M1型小胶质细胞主要由LPS或IFN-r诱导产生;M2主要由IL-10或IL-4产生。

IL-10的抗抑郁作用在一些药物中也得到了验证,多种类型的抗抑郁药都能提高IL-10的水平,例如,氯丙咪嗪、舍曲林、曲唑酮、丙咪嗪等。在急性抑郁样模型鼠中,给小鼠注射脂多糖(LPS),单独提高IL-10的蛋白水平,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抑郁症的作用,当在侧脑室注射IL-10蛋白时,发现小鼠的抑郁样行为例如悬尾测试,强迫游泳有所改善,并且炎症性细胞因子减少,例如IL-6。抗炎性细胞因子增加,例如IL-4。IL-10蛋白短期内起到一定的效果,说明了IL-10起到了抗炎性的效果,但蛋白的作用时间短,持续到一周后,便被小鼠体内代谢,不在起作用,尤其对于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 CMS)抑郁样模型鼠中,起不到效果,因此,急需一种表达内源性蛋白且作用时间长的方法。

基因治疗就是一种能够通过载体将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合成具有治疗作用的蛋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1990年,第一个基因治疗方法在美国进入了临床,自此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人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尤其是在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治疗的疾病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应用价值。但选择一种高效、低毒、靶向性强的载体,承载着目的基因进入靶向细胞并能够正确的表达,是基因治疗的核心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63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