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锤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5261.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2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军保;宋海玉;周鑫龙;李岳;宋梦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祥博瑞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孙丽红;苏艳肃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塔 纳米碳酸钙 制备工艺 纺锤形 有效反应容积 反应设备 二级式 二氧化碳 制备 形貌 一级碳化塔 分散性好 生产效率 碳化反应 规整 长径比 高分散 高活性 生石灰 粒径 串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锤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工艺,其以高活性生石灰和二氧化碳为原料,以二级式碳化塔为反应设备,进行反应制备;二级式碳化塔由有效反应容积比为1:4的一级碳化塔、二级碳化塔串联而成,每个碳化塔内二氧化碳的每小时通入量与该碳化塔的有效反应容积比为3~5L/min:0.8L。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纺锤形纳米碳酸钙具有粒径分散性好、大小均匀,长径比200:40nm、形貌规整、纯度高分散效果好等优势,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碳化反应时间大大被缩短,生产效率高,同时也提高了反应设备的利用率,适于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酸钙的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纺锤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纳米碳酸钙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细固体粉末材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行业,其粒度介于10nm-100nm之间。目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连续喷雾碳化法、超重力碳化法、间歇鼓泡碳化法等。其中,连续喷雾多段碳化法的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对二氧化碳的利用度也相对较高,但其稳定生产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最终制备的产品粒径分布范围较宽,产品的应用特性一般相对较低。超重力反应结晶法的产品平均粒径小,具有粒径分布窄,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和碳化时间相对较短等优势,但其生产投资较大,且生产中的动力消耗高,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尚无法大规模应用。而间歇鼓泡碳化法投资相对较少且操作简便,其工艺参数控制可操作性强,但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原料是纯度为28-33%左右的二氧化碳和280左右活性度的生石灰为原料,其生产效率低下,行业内的人试图采用活性度高的生石灰为原料进行碳化制备,但是高活性的生石灰制备碳酸钙,存在反应速度极快,凝胶现象严重难以控制晶形的问题;即使形成晶形,其产品的粒径存在:粒径分布宽,粒径大小不一而均匀性差的缺陷,这极大地影响了纳米碳酸钙后期应用的稳定性。因此,在高生产效率下,制备粒径小、粒径分布窄、均匀性好的纳米碳酸钙就成为行业内积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纺锤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工艺,以解决间歇鼓泡制备纺锤形纳米碳酸钙存在生产效率低、粒径大、粒径分布宽、均匀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纺锤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工艺,以活性度360-420mL的高活性生石灰和纯度≥32%的二氧化碳为原料,以二级式碳化塔为反应设备,进行碳化反应制备得到;
其中,
A、所述二级式碳化塔是由一级碳化塔和二级碳化塔串联而成,所述一级碳化塔和二级碳化塔的有效反应容积比为1∶4,每个碳化塔内二氧化碳的通入量与该碳化塔的有效反应容积比为3~5L/min∶0.8L;
B、所述碳化反应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高活性生石灰和消化水按质量比=1∶5混合消化,过筛,得石灰乳;
(b)在20~25℃条件下,调节石灰乳的浓度到6-8波美度,然后加入晶形控制剂A和晶形控制剂B,得初始浆料;
所述晶形控制剂A的添加量是石灰乳中所含干基质Ca(OH)2质量的0.8~1.2%;所述晶形控制剂B的添加量是石灰乳中所含干基质Ca(OH)2质量的0.8%;
(c)将所述初始浆料泵入到一级碳化塔中,然后通入二氧化碳,保持塔内温度在35℃下碳化至pH=9,放浆;其中,一级碳化塔转速控制为200±50r/min;
本步中,采用同样的工艺重复多次泵入初始浆料、碳化、放浆,均储存于一级储浆罐中,得一级碳化料;
(d)将所述一级碳化料静置陈化72h,将陈化后的一级碳化料泵入二级碳化塔中,然后通入二氧化碳,保持塔内温度在35℃下进行碳化反应,待浆料的pH值达6.8~7.0时,终止碳化,得终反应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祥博瑞环保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祥博瑞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5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