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5133.2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5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F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且现在智能手机性能越来越多,存储空间越来越大,大多数用户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占比很大,很多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代替导航仪或行车记录仪,这样能够减少开支和学习使用新设备的时间,并且有很多app可以实现导航功能和行车记录仪功能,一个智能手机可以有多种app选择;此外,由于智能手机一般随身带,即使走路也可以使用导航功能。
但是,目前有很多app实现导航录像等功能需要不少操作,比如导航,每次都需要用户打开手机、指纹认证进入系统、开启导航;比如用来当行车记录仪,每次都需要用户开启行车记录仪一类的app,进行一些操作,才能启动功能;又比如启动终端的车载模式,每次都需要用户打开手机、指纹认证进入系统,再点击开启,操作繁琐,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终端操作繁琐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包括:
当终端与车载底座连接时,判断所述车载底座是否为目标车载底座;
若所述车载底座为目标车载底座,则将所述终端切换至车载模式和/或启动所述终端中的车载应用程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终端与车载底座连接时,判断所述车载底座是否为目标车载底座;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车载底座为目标车载底座,则将所述终端切换至车载模式和/或启动所述终端中的车载应用程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终端与目标车载底座连接时,自动将终端切换至车载模式和/或自动加载车载模式的app,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能够方便用户,提高操作效率,节省操作时间,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具体应用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由于终端操作繁琐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1:当终端与车载底座连接时,判断所述车载底座是否为目标车载底座;
步骤11的判断操作可以具体为:获取所述车载底座上预设芯片存储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判断所述车载底座是否为目标车载底座。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通过数据充电接口与所述车载底座连接;所述获取所述车载底座上预设芯片存储的身份信息的步骤可以具体包括:通过所述数据充电接口获取所述车载底座上预设芯片存储的身份信息。
步骤12:若所述车载底座为目标车载底座,则将所述终端切换至车载模式和/或启动所述终端中的车载应用程序。
步骤12可以具体为:若所述车载底座为目标车载底座,则控制所述终端自动解锁,并将所述终端切换至车载模式和/或启动所述终端中的车载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终端与目标车载底座连接时,自动将终端切换至车载模式和/或自动加载车载模式的app,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能够方便用户,提高操作效率,节省操作时间,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终端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终端以手机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5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