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3133.9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新;刘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志矗;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桥梁 裂缝 加固 结构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设有伸缩机构,所述第一底板上还设有漏水机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上侧设有U形路沿板,所述U形路沿板通过锁紧机构与竖板固定连接,两块所述U形路沿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路面板,所述路面板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横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优点在于:本发明有效防止了对桥梁路面的损坏,同时能适应不同宽度值桥梁路面的修补,因此这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或桥梁的长期使用,路面或桥面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如果能及时在裂缝出现的初期进行加固,能够阻止裂缝的加大,但是不及时进行修补、修复会加重路面或桥面的损坏,在道路桥梁的建设和使用中,常常因为出现裂缝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会出现桥梁垮塌的现象,而道路桥梁施工最常见的病害就是裂缝问题,然而现有的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在对桥梁进行修复时往往会将紧固螺栓将修复板固定在桥梁路面上从而对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同时在修复时会使混泥土中的水四处乱溅,影响桥梁下侧路人行走,且不能对不同宽度值的桥面进行修复,适用范围小。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加固不同宽度值的桥梁路面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设有伸缩机构,所述第一底板上还设有漏水机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上侧设有U形路沿板,所述U形路沿板通过锁紧机构与竖板固定连接,两块所述U形路沿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路面板,所述路面板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横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横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横板的上侧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下端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将第一横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侧壁上设有浇注孔,所述浇注孔内设有控料板,所述浇注孔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槽,所述控料板的一端位于容纳槽内,所述控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穿过容纳槽侧壁上的通孔并延伸至第二横板的外侧。
在上述的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与第一底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动板,所述伸缩板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底板内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穿过收纳腔侧壁上的通孔并插设在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T形移动杆,所述T形移动杆的下端位于第二底板的下侧,所述活动板的上端滑动连接在空腔的侧壁上,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一侧穿过空腔的侧壁、移动板侧壁和收纳腔侧壁上的通孔并延伸至第二底板的下侧。
在上述的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装置中,所述漏水机构包括漏水控制块,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面设有漏水槽,所述第一底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与漏水槽相连通,所述漏水槽的侧壁上设有收纳槽,所述漏水控制块位于收纳槽内,所述漏水控制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收纳槽内,所述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收纳槽的侧壁上,所述滑板的下表面接触有凸轮,所述凸轮转动连接在收纳槽内,所述凸轮的一个轮轴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设有控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志矗;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卢志矗;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3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