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埋大跨软塑粘土隧道留核心土微二台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1656.X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勋;盖青山;罗彦斌;胡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0;E21D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浅埋大跨软塑 粘土 隧道 核心 土微二 台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浅埋大跨软塑粘土隧道留核心土微二台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流量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国内修建的浅埋大跨土质隧道越来越多,因而所遇到的水文地质情况也越来越复杂,有时还会遇到穿越高含水量粘性土隧道。对于高含水量粘性土隧道,Ⅴ、Ⅵ级围岩段采用单侧壁导坑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交叉中隔壁法(CRD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变形收敛和地表下沉,但其具有施工工序复杂、对围岩扰动次数多、施工速度慢、作业空间小、仰拱不能及时封闭、造价高等缺点。因此在高含水量粘性土隧道Ⅴ、Ⅵ级围岩段如何采取恰当的施工方法,安全、经济、快速地完成隧道的开挖与支护,将成为隧道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埋大跨软塑粘土隧道留核心土微二台阶施工方法,本方法能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且各步序施工相互干扰小,施工进度快。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埋大跨软塑粘土隧道留核心土微二台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骤为:
第1步,上台阶拱部预留核心土开挖: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拱部Ф50超前小导管,再人力配合挖掘机开挖上台阶拱部,然后施作上台阶拱部的初期支护,即初喷3~4cm厚混凝土,钢架底部设置槽钢托梁,架立型钢钢架,并设锁脚锚管,铺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2步,下台阶左侧开挖:滞后上台阶拱部3~5m,挖掘机开挖下台阶左侧,随后人工持风镐整修表面,施作下台阶左侧初期支护,即初喷3~4cm厚混凝土,拱脚处设置槽钢托梁,架立型钢钢架,并设锁脚锚管,铺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3步,下台阶右侧开挖:滞后下台阶左侧1~2m,挖掘机开挖下台阶右侧,随后人工持风镐整修表面,施作下台阶右侧的初期支护,即初喷3~4cm厚混凝土,钢架底部设置槽钢托梁,架立型钢钢架,并设锁脚锚管,铺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4步,核心土开挖:滞后下台阶右侧3~5m,挖掘机开挖核心土;
第5步,仰拱开挖:滞后核心土开挖3m,挖掘机开挖仰拱,随后人工持风镐整修表面,施作仰拱初期支护,使初期支护成环,然后利用仰拱栈桥灌筑仰拱与边墙基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施作隧道拱部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有效控制了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先行位移,保证了施工安全。
(2)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有效控制了掌子面挤出位移,施工安全性好。
(3)施工作业空间大,可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多工作面交叉平行作业,工作效率高,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
(4)能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不需拆除临时支护,初期支护断面圆顺,无应力集中点,安全性强。
(5)仰拱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仰拱衬砌混凝土超前施作,确保了施工安全。
(6)仰拱初期支护和仰拱混凝土全幅施作,确保了防排水系统、仰拱保温层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少了隧道运营病害。
(7)无需投入特种设备,投入小,操作性强,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留核心土微二台阶法施工正面二维图;
图2为留核心土微二台阶法施工三维透视图;
图3为留核心土微二台阶法施工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浅埋大跨软塑粘土隧道留核心土微二台阶施工方法是以弧形导坑开挖预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台阶拱部、左侧下台阶、右侧下台阶、核心土、仰拱五个开挖面,各部位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隧道施工方法(参见图1和图3)。留核心土微二台阶法施工工序主要包含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开挖、出渣、支护、变形监测、施作仰拱、仰拱填充等(参见图3)。
本发明方法步骤为(参见图1—图3):
第1步,上台阶拱部预留核心土开挖: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拱部Ф50超前小导管,再人力配合挖掘机开挖上台阶拱部①部,然后施作上台阶拱部①部初期支护,即初喷3~4cm厚混凝土,钢架底部设置槽钢托梁,架立型钢钢架,并设锁脚锚管,铺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1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定位的新型隧道砖
- 下一篇:多功能移动氢能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