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导流式反冲洗液体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81001.2 | 申请日: | 2017-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4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熊云龙;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云龙 |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8;B01D29/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3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导流 冲洗 液体 过滤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导流式反冲洗液体过滤器,包括进液腔、出液腔、排污腔、滤芯、滤筒、分布板、导流管、旋转轴承、中心轴、旋转控制器、以及过滤器滤壳和支腿。分布板将过滤器分为进液腔和出液腔。滤筒焊接在分布板上,与分布板上的分布孔相通。滤芯安装在滤筒内,每个滤筒互为独立。导流管为中空弯管结构,一侧正对分布板,另一侧安装在旋转轴承上,与排污腔贯通。反冲洗时导流管旋转一定角度停在某一分布孔,该位置对应的滤筒内滤芯得到反冲洗。反洗一段时间后导流管旋转至下一个分布孔,依次类推,整个反冲洗完成后导流管旋转至停靠空位。旋转导流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反冲洗时过滤器内只有一组滤芯被反洗,其它组滤芯仍处于过滤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导流式反冲洗液体过滤器,尤其涉及了一种由多组滤芯组成的过滤器,通过旋转导流的方式逐一对每组滤芯进行反向冲洗的液体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炼制的工艺中,特别是当前我国高硫油加工量的增加,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迫切形式下,在很多炼厂加氢工艺是实现高硫油重质油轻质化加工的唯一手段。然而,加氢装置容易因原料油杂质带入导致反应器床层压降增加过快而被迫进行催化剂复活和更换,造成装置非计划停工、检修周期缩短,带来经济损失。选择运行可靠、精度效能稳定、反冲洗效果优良的原料油反冲洗过滤器系统,利于加氢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现实意义,原料油反冲洗过滤器已成为加氢工艺中的必备设备。
当前原料油反冲洗过滤器有两大类,一类是“罐式”,另一类式“列管式”过滤器。“罐式”过滤器系统,为多个罐体分别装数百根滤芯,在反冲洗时,一次性对罐内的所有滤芯同时反冲洗,该类过滤器存在反洗能量不足,滤芯再生效果不佳,反冲洗时对装置流量波动影响大的缺点。“列管式”过滤器,由多组过滤单元组成,每组过滤单元有多个直列的滤筒组成,每个滤筒的进出口都有阀门进行控制,每个滤筒内装有一定数量的滤芯,在反冲洗时通过阀门的开闭依次对每个滤筒内的滤芯单独反洗,其它未参与反冲洗滤筒正常过滤。该类过滤器运行原理简单反冲洗效果良好,但过滤器阀门数量多导致设备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高、设备分散导致占地大伴热保温和安装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旋转导流式反冲洗液体过滤器,通过旋转导流的结构设计,过滤器虽然装在同一个罐内,但能实现过滤器内的滤芯进行独立的反冲洗,反冲洗能力足保证了反冲洗效果,且省去了大量阀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即,整个过滤器被分布板分成进液腔和出液腔两部分,分布板开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孔。进液腔内为过滤前液体,出液腔内为过滤后液体。在进液腔内设有旋转导流结构,导流管与排污腔相贯通。进液腔内设有独立的滤筒,滤筒内装有滤芯,滤筒底部安装在分布板上与分布孔相贯通。反冲洗状态下,通过旋转控制器,中心轴,实现导流管的旋转,依次停靠在分布孔的位置,使得滤筒、分布孔、导流管、排污口导通,因出液腔内压力大于排污口压力,出液腔内的液体流经滤芯、分布孔、导流管,排污腔,通过排污口排出。
上述的旋转导流式反冲洗液体过滤器中的旋转导流机构,由导流管、旋转轴承、中心轴、旋转控制器组成。导流管的设计方案,显著的特点该导流管为中空弯管结构,一侧安装在旋转轴承上,与排污腔相贯通,另一侧正对分布板,间隔距离1-3毫米。旋转控制器旋转中心轴使得导流管能自由旋转。旋转控制器,可以控制导流管旋转角度,并能在某一位置停止。该旋转控制器可以为电机,也可为气动或电动的执行器。导流管的直径,与分布板上的分布孔的直径相同。
上述的旋转导流式反冲洗液体过滤器中的分布板,设有分布孔,分布孔的数量与过滤器出液腔内独立滤筒数量相等,数量的多少,取决于滤筒的多少即过滤器的过滤流量大小。特别地,分布板须留有一个空位,不设分布孔,不设对应滤筒,为过滤器过滤状态下导流管的停靠位。分布孔的大小,取决于独立滤筒的直径和独立滤筒内的滤芯数量,分布孔的直径为独立滤筒直径的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云龙,未经熊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1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