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灵芝盆景的培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80264.1 申请日: 2017-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7593271A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宋新华;郝明昆;刘孟辉;丁忠峰;尹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B44C5/06
代理公司: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代理人: 袁晓玲
地址: 255086 山东省淄***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灵芝 盆景 培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灵芝盆景,具体涉及一种灵芝盆景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灵芝盆景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观赏盆景渐渐走进人们生活,提高了灵芝的经济效益。但是,市面上的灵芝盆景或者是后期拼粘在一起的造型灵芝,或者是在生长期嫁接的大型灵芝,虽然造型各异,但是菌伞的形态都千篇一律,观赏价值差。

中国专利CN 103688750 A公开一种活体灵芝盆景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是先配制活体灵芝生长的培养基,将培养基装袋、灭菌后,接种、培养灵芝菌丝体,再将生长正常的灵芝菌丝体移到花盆中培植灵芝子实体,此时在花盆上方放一个活体灵芝生长罩,根据花盆的形态人工定点控制出芝,并在灵芝菌片和叶柄上多层次嫁接,通过调节温、湿度和光照控制菌柄和菌片的生长,制作出多色多姿的活体灵芝盆景。该发明通过灵芝生长罩以及多层次嫁接实现其目的,制作方法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菌伞的形态为传统菌伞形态,为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没有突破传统菌伞形态。

目前,亟需培养一种灵芝菌伞的形态区别于传统形态的新型灵芝盆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芝盆景的培养方法,培养的灵芝菌伞的形态区别于传统形态,从而提高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述的灵芝盆景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灵芝菌棒长满菌丝体后,把菌棒一端的扎口打开,开口向上,垂直地面正置培养;

(2)灵芝菌棒向上长出菌柄,其生长点颜色由白色开始变灰即将长出菌伞时,将灵芝菌棒翻转180度,菌柄朝下,垂直地面倒置培养;长出菌伞的菌盖朝上,菌孔朝下;

(3)菌伞继续生长,当菌盖直径大于3cm时,解除垂直地面倒置培养,将灵芝菌棒翻转180度,菌柄朝上,这时菌盖朝下,菌孔朝上,再次垂直地面正置培养;菌盖边缘的白色生长点继续延伸生长,新长出的菌盖朝上,菌孔朝下,与倒置培养的菌盖、菌孔方向相反;

菌伞的最终形态结构如下:中间为淡黄色的菌孔,周围是橘红色或紫红色的菌盖;中间菌孔平坦,周围菌盖隆起;

(4)灵芝成熟后,再经晾干-汽蒸-晾干的加工步骤,得到灵芝盆景;所述加工步骤中,孢子油浸出,包覆在灵芝表面,从而使得灵芝具有光泽。

步骤(1)中垂直地面正置培养的环境条件为:温度为20-25℃,环境相对湿度为80-95%。

步骤(1)中垂直地面正置培养采用散射光照射,散射光强度为2000-5000Lx,散射光光源来自上方。

步骤(1)中灵芝菌棒采用代料栽培方法获得。

步骤(2)中垂直地面倒置培养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30℃,环境相对湿度为80-95%。

步骤(2)中垂直地面倒置培养采用散射光照射,散射光强度高于步骤(1)散射光强度300-500Lx,散射光光源来自两侧。

步骤(2)中菌柄的长度为10-15cm。

步骤(3)中再次垂直地面正置培养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30℃,环境相对湿度为80-95%。

步骤(3)中再次垂直地面正置培养采用散射光照射,散射光强度为2000-5000Lx,散射光光源来自上方,并且在垂直地面倒置培养长出的菌孔上设置能够遮光的黑纸片。

步骤(3)中菌盖直径为3-6cm时,解除垂直地面倒置培养。

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代料栽培方法,常规栽培获得灵芝菌棒。灵芝菌棒长满菌丝体后,把菌棒一端的扎口打开,开口向上,垂直地面放置,正置培养,温度20-25℃,环境相对湿度为80-95%,散射光照射,散射光强度为2000-5000Lx。

菌柄生长期间,保证散射光光源来自上方,避免菌柄弯曲生长,也可以加上牛皮纸套筒,保证菌柄的垂直生长。

(2)灵芝菌棒向上长出菌柄,菌柄长到10-15cm,生长点颜色由白色开始变灰即将长出菌伞时,将灵芝菌棒翻转180度,菌柄朝下,垂直地面倒置培养。由于灵芝菌孔的向地性,倒置培养长出菌伞的菌盖朝上,菌孔朝下。

倒置培养时间不宜过早,过早倒置培养会使菌柄弯曲。倒置培养时,温度25-30℃,环境相对湿度为80-95%,保持空气新鲜,倒置培养采用散射光照射,散射光强度高于步骤(1)散射光强度300-500Lx,散射光光源来自两侧。

倒置的方法比较简单,只要保证菌袋垂直地面即可。其方法属于常规方法,优选:用3个金属钩一端固定在菌棒上,另一端固定在吊着的绳子末端或者横梁上,3个金属钩相互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0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