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9262.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7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G01N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阳志全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冲击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架、固定机构、摆动件以及测试球,固定机构为两个,间隔且相对地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分别固定片状的待测试对象的两端;所述固定架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动件可上下摆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摆动件的末端在所述摆动件摆动至下方时撞击片状的待测试对象的侧面,所述测试球设于所述固定架上、两个所述固定机构的间隔区域的正上方,在所述测试球自所述固定架掉落后冲击两个所述固定机构之间的片状的待测试对象的上表面。利用本发明的多功能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可以同时实现正面冲击试验和侧面冲击试验的测试,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节约了测试装置的成本,减小了测试装置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产业的兴起,柔性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可靠性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为了验证柔性显示屏的正面抗冲击性能,通常会对显示模组进行正面冲击测试;同时,为了验证显示模组的侧面抗冲击性能,通常还需要对显示模组进行侧面冲击测试;为了检验显示模组的正面及侧面抗冲击性能,测试者一般需要用到两台设备,即正面冲击试验设备及侧面冲击试验设备,这将使得设备成本增加,同时也占用了实验室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只需一台测试装置即可实现多种冲击性能测试过程,节约测试成本,减少了测试装置的占用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架、固定机构、摆动件以及测试球,所述固定机构为两个,间隔且相对地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分别固定片状的待测试对象的两端;所述固定架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动件可上下摆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摆动件的末端在所述摆动件摆动至下方时撞击片状的待测试对象的侧面,所述测试球设于所述固定架上、两个所述固定机构的间隔区域的正上方,在所述测试球自所述固定架掉落后冲击两个所述固定机构之间的片状的待测试对象的上表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还包括两条导轨,两条所述导轨间隔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机构两端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可选择性地固定在所述导轨的不同位置。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底部的支座、设于所述支座上的压板以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支座上,而将片状的待测试对象夹持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支座之间,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支座底部。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轨上开设有一排间隔的插孔,所述紧固件末端还穿设至所述插孔内。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包括导杆、滑块和传动件,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两端开设有引导孔,所述导杆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引导孔内;所述摆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块上远离所述引导孔的一侧,且所述摆动件的长度可伸缩;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滑块,用于调节所述滑块在所述导杆上的位置。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动件为螺杆,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传动件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且底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导杆顶端,所述传动件的顶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限位板内表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摆动件包括套筒、连接所述套筒外壁的筒体、可伸缩地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连杆、设于所述连杆末端的摆锤以及穿设于所述筒体上的锁定件;所述滑块在远离所述引导孔的一侧凸设有转动轴,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外,所述锁定件用于抵接所述连杆的不同部位而调节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筒体的伸出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