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厚度框架类金属零件的增材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9193.3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占小红;齐超琪;孟遥;周俊杰;田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26 | 分类号: | B23K26/26;B23K26/60;B23K3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框架 金属 零件 焊接 方法 | ||
1.一种大厚度框架类金属零件的增材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大厚度零件坡口形状设计与焊前准备:在待焊零件上制备单面坡口,其为U型坡口或者V型坡口,焊前将开坡口的待焊零件用砂纸打磨,然后将其用丙酮清洗,以去除表面杂质,取出后吹干后采用反变形装夹待焊零件,焊料选用球磨制备的合金粉末,颗粒直径为100-150μm;
(2)、进行激光增材焊接实验:选用的焊接设备中送粉头(1)和粉末供粉箱(2)相连接,粉末供粉箱(2)与焊接机床上的数控机床(3)相连接,送粉头根据预定轨迹输送合金粉末(4)与激光器(5)输出的激光(6)同轴耦合输出,熔化待焊零件表面与合金粉末形成大尺寸逐层交替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形成堆积层(9),实现两待焊零件间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厚度框架类金属零件的增材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分层焊接,每层采用单道摆动焊缝填充,焊接路径为V型路径或者S型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厚度框架类金属零件的增材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待焊零件的厚度范围为120mm-150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厚度框架类金属零件的增材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坡口根部为圆弧,两侧斜角为3-7°,钝边尺寸为3-6mm;所述V型坡口角度为60°,钝边尺寸为2-3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厚度框架类金属零件的增材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激光器的具体参数为:激光功率为2000-6000W,光斑直径为2-8mm,焊接速度为0.15-0.45m/min,焊接过程采用流量为15L/min的80%氩气+20%二氧化碳气体作为保护气体以避免待焊零件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1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隙焊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火焰等离子激光切割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