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羟基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8801.9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8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吕建刚;金照生;孙兰萍;黄祖娟;周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67/37 | 分类号: | C07C67/37;C07C69/675;B01J31/30;B01J31/02;C07D277/22;C07D263/32;C07D4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丙酸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羟基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催化剂制备复杂,反应温度相对较高,能耗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3‑羟基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离子液体与卤化亚铜或三氯化铁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催化剂;b)上述催化剂存在下,环氧乙烷、一氧化碳和甲醇反应得到3‑羟基丙酸甲酯;其中,所述离子液体为如下结构,所述X选自卤素,Y选自O或S,R选自烷基、烯基、环基、或芳基中的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3‑羟基丙酸甲酯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羟基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以环氧乙烷、甲醇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精细化学品,可用作生产防冻剂、增塑剂、防腐剂和乳化剂的原料,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其最重要的应用是作为单体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酯纤维,与常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相比,PTT纤维既具有耐光性、吸水少、稳定性好等优良性能,同时又具有回弹性好,易生物降解和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3-羟基丙酸甲酯是合成1,3-丙二醇的重要中间体,其在适宜的条件下氢化即可得到1,3-丙二醇。3-羟基丙酸甲酯可由环氧乙烷氢甲酯化反应制备,其合成反应表示如下:
专利US 4973741公开了使用贵金属铑催化剂和三苯基膦配体,环氧乙烷氢甲酯基化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但是反应需要14MPa的高压,而且环氧乙烷转化率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较低。
专利US 6191321公开了使用Co2(CO)8/1,10-邻菲啰啉的催化剂体系,甲基叔丁基醚为溶剂,在90℃,7.8MPa的条件下反应18小时,环氧乙烷转化率仅为11%,目标产物3-羟基丙酸甲酯的选择性为74%。
专利US 6521801公开了以钴盐为催化剂,含氮杂环化合物为配体,在一氧化碳压力为6MPa,反应温度为75℃的反应条件下,环氧乙烷转化率为94%,目标产物3-羟基丙酸甲酯的选择性为78%。
专利CN 101020635A公开了以钴盐为催化剂,吡啶、喹啉及其各自衍生物为配体,碱或碱土金属盐为促进剂,压力为3.0~7.0MPa,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3~5小时,目标产物3-羟基丙酸甲酯的选择性80%。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使用的钴盐催化剂往往是羰基钴,羰基钴的制备需要在高温高压(200℃、14MPa)苛刻条件下进行(催化学报,2012,33(9):1435-1447),而且存在催化剂毒性大,对空气敏感,储存不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催化剂制备复杂,反应温度相对较高,能耗大,反应活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3-羟基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催化剂制备简便、性质稳定、成本低廉、反应温和和反应活性高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3-羟基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离子液体与金属盐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催化剂;
b)上述催化剂存在下,环氧乙烷、一氧化碳和甲醇反应得到3-羟基丙酸甲酯;
其中,所述离子液体为如下结构:
所述X选自卤素,Y选自O或S,R选自烷基、烯基、环基或芳基中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a所述溶剂为丙酮或四氢呋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离子液体与金属盐摩尔比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8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