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复合型固化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77506.1 | 申请日: | 2017-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4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黎忠;章万喜;丁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适然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43;C04B28/00;E02D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 复合型固化材料 粉煤灰 固化材料 膨润土 复合型淤泥固化材料 成分质量分数 重金属稳定剂 按比例混合 金属稳定剂 稳定重金属 水泥 高含水率 土工材料 生石膏 石膏 废弃 再生 污染 应用 | ||
一种淤泥复合型固化材料,包括水泥、膨润土、粉煤灰、生石膏、金属稳定剂。各成分质量分数为:水泥40~50%、膨润土35~45%、粉煤灰10~15%、重金属稳定剂1~2%、余量为生石膏。按比例混合均匀而制成的复合型淤泥固化材料,可以改善淤泥的高含水率、低强度的性质,稳定重金属,将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废弃淤泥再生为工程中可以应用的土工材料。固化材料采用工业产生的废料或市售工业品,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在经济上显著优于国外固化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泥复合型固化材料。
背景技术
河道和湖泊等水体,由于上游大量泥沙和受纳废水污染物长期堆积在水底,不仅影响河道交通和湖泊库容,还会降低河湖水利防洪排涝能力,因此河道需要定期进行疏浚工作。清理出来的淤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其中有机物高,Cr、Zn、Pb、Ni、Cu等金属离子浓度超标,加之含水率高、颗粒较细、强度和承载力低,清淤后,淤泥直接堆放,堆放过程中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随着地表降雨径流流失对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在现有的淤泥资源化技术中,主要包括:抛泥处理、吹填造地、物理脱水、焚烧和化学固化。抛泥处理是指把污染较轻的淤泥抛洒在一定的海洋区域中,这种方法能处理底泥表层污染较轻的淤泥。吹填造地即将淤泥收集于堤围中,随着淤泥脱水固结形成陆地,但淤泥脱水时间较长。物理脱水指的是利用脱水设备对淤泥进行脱水,对于大型的疏浚工程来说,脱水效率低而且成本较高。焚烧是利用淤泥中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热值,高温将淤泥颗粒固结再生成为建筑材料,缺点是焚烧要求淤泥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且再生的固化淤泥有重金属溶出的风险。化学固化方法,通过向淤泥添加固化材料,搅拌使得固化材料和淤泥充分混合,并进一步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附着在淤泥表面形成连接,改善淤泥的高含水率、低强度的性质,稳定重金属,将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废弃淤泥再生为工程中可以应用的土工材料,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和堤防加固等。
淤泥固化土属于改性土,现有的研究认为淤泥固化效果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率、渗透系数等技术指标有关。从工程角度上,固化淤泥关键技术在于利用简单的工艺技术和成本低廉的固化材料,降低淤泥含水量和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物理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方简单、使用方便的淤泥复合型固化材料,按比例向淤泥添加水泥、膨润土、粉煤灰、生石膏、金属稳定剂,有效降低淤泥的含水率和提高固化淤泥的物理强度,将固化淤泥资源化利用作建筑材料,避免淤泥堆放占用大规模土地资源和重金属二次溶出造成环境污染。
一种淤泥复合型固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膨润土、粉煤灰、生石膏和金属稳定剂,各成分质量分数为:水泥40~50%、膨润土35~45%、粉煤灰10~15%、重金属稳定剂1~2%、余量为生石膏。重金属稳定剂,包括氢氧化钠、硫酸亚铁、硫化钠、氯化铁和高分子有机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对于初始含水率80%~120%淤泥,应用本发明复合型固化材料,固化材料添加量在100~140kg/m3时,即能满足路基的强度要求。
一种淤泥固化材料,应用步骤如下:
(1)淤泥通过清淤工程取得;
(2)按照所述重量配比混合水泥、膨润土、粉煤灰、生石膏和金属稳定剂,得到复合型固化材料;
(3)按照100~140kg/m3复合型固化剂添加到淤泥中,搅拌混匀;
(4)将混合了固化材料的淤泥运输至填筑路基施工地,采用压路机等机械夯实。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如下。
(1)固化材料采用工业产生的废料或市售工业品,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使粉煤灰等工业废料能够再利用为固化剂,提供处理粉煤灰的新思路,在经济上显著优于国外固化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适然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适然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7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BR双膜工艺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生化污泥固液化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