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76346.9 | 申请日: | 2017-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田娜;黄勇平;张淑萍;成富圈;杨新河;周恒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H01M4/5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0 | 代理人: | 刘召民 |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安全环保等优势牢牢占据着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近年,随着电动汽车、储能领域的兴起,单一的钴酸锂(LiCoO2)电池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磷酸亚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以其主元素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成功应用在电动汽车中。
LiFePO4(LFP)的合成通常需要磷源、铁源、锂源以一定比例混合、研磨、烧结,包含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产业化合成工艺主要包括铁红、草铁、磷铁三种。第一种工艺铁源采用氧化铁(Fe2O3),锂源与磷源可以共同为磷酸二氢锂(LiH2PO4)或是分别为碳酸锂(Li2CO3)和磷酸二氢铵(NH4H2PO4);第二种工艺铁源为草酸铁(Fe2(C2O4)3),锂源与磷源选择与铁红工艺相同;第三种工艺铁源、磷源同为磷酸铁(FePO4)、锂源采用碳酸锂(Li2CO3)。因为铁红具有较强磁性,由于反应不够彻底等因素第一种工艺生产出的LFP磁性通常较强,不利于电池存储以及循环性能;LiH2PO4的纯度通常较低,因此第一、第二种工艺的锂源、磷源首选分开,采用Li2CO3和NH4H2PO4,NH4H2PO4烧结过程会产生大量氨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现有技术多采用磷铁工艺。
如申请号为200910066481.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方案是:用氢氧化氧铁为铁源,再和锂盐、磷盐按照Li:Fe:P=(0.9-1.1):1:1的计量比混合,加入碳源后以乙醇或丙醇或水为球磨介质进行球磨2-24小时,得到的混合物经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中以400-800℃高温烧结2-24小时,得到最终产物磷酸亚铁锂/碳复合物。
又如申请号为201010288662.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1)将锂源、铁源和磷源按照Li:Fe:P元素的摩尔比1.02~1.05:1~1.02:1均匀混合,再将所得混合物与碳源按质量比10:0.3~1.9均匀混合;2)以去离子水或去离子水和乙醇按任意比例的混合液作为溶剂,将溶剂加到步骤1)制得的含碳源的混合物中,溶剂和含碳源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3:1,球磨2~5h后干燥,得前驱体;3)前驱体在保护气氛中,先300~400℃预烧3~5h,然后在500-800℃煅烧4~10h后随炉冷却,得LiFePO4/C。
又如申请号为201010277095.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1)将锂源、铁源、磷源和碳源在溶剂中混合研磨后干燥得到前驱物,然后在保护气氛下烧结得到磷酸铁锂中间体;2)将上述得到的磷酸铁锂中间体研磨粉碎、过筛后得到磷酸铁锂材料。
又如申请号为201010622972.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Li:Fe:P摩尔比为(1-1.04):1:1的锂源、铁源和磷源以及占混合物总量1-10%的有机碳源,以分散剂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到300-400℃进行一次烧结,然后加入占总量1-10%的碳源,升温至650-950℃进行二次烧结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