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5395.0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柳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9/14 | 分类号: | H01H19/14;H01H19/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中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其能够使操作旋钮相对于操作轴顺畅地运动,并且能够防止操作旋钮从操作轴脱落。在壳体主体(6)配置有操作轴(10、13),该操作轴的前端从贯通形成于上板部(16)的第一长孔(17)以及第二长孔(18)突出,且沿着该壳体主体(6)的上板部(16)移动自如,在操作轴(10、13)的前端运动自如地安装有操作旋钮(5),在壳体主体(6)设置有弹性支承片(24、25),该弹性支承片追随于操作旋钮(5)的动作而变形并弹性支承操作旋钮(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操作旋钮的操作而对操作轴进行驱动操作的输入装置,尤其涉及对于车辆的座椅的姿态的调节中使用的座椅开关有效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能够对车辆的座位座椅的位置以及靠背座椅的姿态等进行电动地调节的车辆用动力式座椅开关装置广为人知。
作为车辆用动力式座椅开关装置,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在该车辆用动力式座椅开关装置中,具备用于选择座椅的位置、姿态的驱动体、以及对该驱动体进行摆动操作的操作钮。在驱动体的前端形成有球状的卡合部,该卡合部被形成于操作钮内的卡合保持部保持,操作钮相对于驱动体顺畅地运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004-288393号公报
然而,通常车辆用动力式座椅开关装置安装于座位的侧面,在对操作钮进行操作时,无法目视观察操作钮,经常用手摸索操作钮的位置而进行操作。
这样,在用手摸索操作钮而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有时操作者强力地抓持操作钮的一部分,对操作钮施加偏斜的力。这样一来,有时操作钮从驱动轴脱落。
因此,为了防止操作钮的脱落,可以考虑将操作钮强力地嵌合并安装于驱动轴的方法,但在该情况下,对操作钮的动作施加载荷,无法使操作钮相对于驱动轴顺畅地运动。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该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操作旋钮相对于操作轴顺畅地运动、并且能够防止操作旋钮从操作轴脱落的输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操作轴,其前端从贯通形成于壳体主体的轴插入孔向外部突出,且所述操作轴沿该壳体主体移动自如;以及操作旋钮,其运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操作轴的前端,且对所述操作轴进行驱动操作,在所述操作旋钮的内部设置的轴承部与所述操作轴进行凹凸嵌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主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支承片,该弹性支承片追随于所述操作旋钮的操作的动作而变形并弹性支承所述操作旋钮。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在进行操作旋钮的移动操作时操作旋钮从操作轴脱落。
优选所述弹性支承片设置为,基端部一体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背面,主体部以从所述壳体主体的背面垂下后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背面侧立起的方式折曲形成有中途部分,前端部经由贯通形成于所述壳体主体的片插入孔而向外部突出,且该前端部突入所述操作旋钮内。
根据该结构,能够较大地得到弹性支承片的挠曲量,能够使操作旋钮的移动操作的操作感觉良好。
优选在所述弹性支承片的前端部形成有钩部,并且在所述操作旋钮的内壁形成有卡止于所述钩部的卡止槽部,通过使该卡止槽部卡止于所述钩部,从而所述操作旋钮由所述弹性支承片弹性地支承。
根据该结构,卡止槽部卡止于钩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操作旋钮从操作轴脱落。
优选所述弹性支承片在所述操作旋钮的操作时向与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作用力。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对操作旋钮进行移动操作后,使操作旋钮自动地返回初始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5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