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制备水稻育秧基板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75161.6 申请日: 2017-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7641016A 公开(公告)日: 2018-01-30
发明(设计)人: 孙贵成 申请(专利权)人: 孙贵成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4B26/28;A01G24/22;A01G22/22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代理人: 范光晔
地址: 154004 黑龙江省佳木***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制备 水稻 育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制备水稻育秧基板的方法,属于生物质水稻育秧基板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出现了大量剩余。据调查统计,2015年全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9亿吨,这些秸秆资源堆积在村头路边,房前屋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经济合理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侵占耕地、妨碍交通、污染环境。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的“废弃物”。

秸秆还田无法得到广大农户的接受,非法的秸秆焚烧普遍存在,秸秆焚烧屡禁不止,政府无法控制因此而产生的污染。因此,如何将秸秆转化为多种可供人类利用的产品,减少秸秆焚烧、改善大气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将秸秆资源利用引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将秸秆作为水稻育秧基质的原料,可以消耗大量的秸秆,但现有的制备水稻育秧基板的方法都是采用发酵工艺,秸秆粉碎后先行发酵,使得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565357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4月19日、名称为“一种以稻秆发酵物为原料制备机插水稻育秧基质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秸秆的发酵时间为40~60天。授权公告号为CN101828491B、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2月8日、名称为“一种水稻育秧基质及其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秸秆的发酵时间为10~15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现有的制备水稻育秧基板的方法都是采用发酵工艺,秸秆粉碎后先行发酵,使得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进而提供一种快速制备水稻育秧基板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制备水稻育秧基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玉米秸秆(腐败发霉的秸秆禁用)粉碎到40~60目,将粉碎好的秸秆粗粉7400~7800cm3,投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同时将碱化水4.8~5.2千克,用耐酸碱专用水泵,喷雾至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放出备用。

步骤二、将碱化处理过的秸秆粗粉(呈现微黄色)进行密封后放置在阴凉干燥处,深度碱化34~38小时。

步骤三、将深度碱化好的秸秆粗粉(呈现微黄色)投入到搅拌机中,同时加入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占秸秆粉质量的2~3%,充分搅拌均匀;再加入纤维粘接剂,纤维粘接剂占秸秆粗粉质量的3~5%,均匀搅拌;然后再加入酸化水4~5千克,酸化还原秸秆粗粉,搅拌均匀后放出备用。

步骤四、将放出的秸秆粗粉进行模压、定型、切块、打孔。

步骤五、烘干、套袋、装箱即为成品。

玉米秸秆除含有大量的碳素外,还有氮、磷、钾、镁、硫、硅等多种元素,以及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土壤中分解为腐殖质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还可分解多糖,利于土壤团粒体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耕性。

生物质育秧基板就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性资源,经多重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秧机理,再添加粘结剂和缓释肥料,合成全营养水稻育秧专用基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水稻育秧基板的特点集中表现为:

1、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将玉米秸秆转化为可供人类利用的产品,减少秸秆焚烧、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缓解了环境保护的压力。

2、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每株苗白根增加4.03条,盘根力增强25%,完全达到插秧标准。移栽时伤秧减轻、插秧不断苗、缓苗期短、成活率高。

3、由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育秧基板在本田分解成易被水稻吸收的有机肥和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耕性,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保水、保肥、保温性能好,透水、透气性强。

4、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成功率高。用户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提高了育秧安全性,降低了育秧过程的风险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快速制备水稻育秧基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贵成,未经孙贵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5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