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污功能的车床切屑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2902.5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1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江县顺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5/00 | 分类号: | B23B25/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吕彩霞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污 功能 车床 切屑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具有防污功能的车床切屑收集装置,属于机械加工切屑收集装置领域,具有防污功能的车床切屑收集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方的工作台,工作台安置在普车底部的普车切屑收集板下方,机架侧面设有开关,工作台上设有进屑口,进屑口下方设有与工作台内壁倾斜设置的上收集板,上收集板底端下方连接有吸液块,吸液块底端连接有下收集板,下收集板的末端置于机架下方的出屑口外侧,下收集板末端下方设有传送带,本发明的装置可自动收集车床切屑,对切屑进行固定处理并送达指定位置,切屑和加工液体分离收集快速,固液分离部件不易堵塞、粘附油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切屑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防污功能的车床切屑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机床用量的迅速增加,现代切削加工朝着高速、高精度和强力切削 方向发展,刀具在切削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铁屑,需要用冷却液进行冷却,避免刀具温度过高而损坏,冷却液在喷洒过后会混合切屑一起被收集,常常需要将切屑和冷却液分类回收,现有的切屑回收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某些金属加工中由于切屑昂贵,所以切屑需要尽量的回收。而现有的加工机床加工的切屑通常是在加工后,再对四处飞散的切屑进行收集,但是这种切屑分布范围较广,易损失,不便收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动收集车床切屑,对切屑进行固定处理并送达指定位置,切屑和加工液体分离收集快速,切屑传递部件表面不易粘附油污的具有防污功能的车床切屑收集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具有防污功能的车床切屑收集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方的工作台,工作台安置在普车底部的普车切屑收集板下方,普车切屑收集板两侧边为凸起,中部开设有通孔槽,便于切屑落入进屑口内以对切屑的收集。机架侧面设有开关,工作台上设有进屑口,进屑口下方设有与工作台内壁倾斜设置的上收集板,上收集板底端下方连接有吸液块,吸液块底端连接有下收集板,下收集板的末端置于机架下方的出屑口外侧,下收集板末端下方设有传送带,设计的上收集板、吸液块和下收集板的排屑方向一致,与工作台的夹角一致,利用斜度和重力使切屑及加工废弃物沿设计的上收集板、吸液块和下收集板的路径滑移到传送带,传输带对收集到的切屑及固体物输送到指定位置集中处理,在切屑加工过程中常常使用切削液或者润滑油来提高加工质量,切削完成后切屑和切削液或润滑油一起被本设备收集,但这样不利于对切屑、切削液或润滑油的分类回收,因此设备对切屑收集后可通过吸液块实现固液分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切屑和液体在加工后进入收集器过程中难分离的问题。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优选的,进屑口下方两侧的工作台内壁上安置有电磁铁,位于上收集板上方的电磁铁外部设有隔磁罩,在车床加工过程中,特别是普通车床在加工过程中切屑会散落在普车切屑收集板上各处难以收集,大部分切屑并不能在切削后直接落入进屑口,在工作台内壁设置电磁铁可使切屑由于磁力的作用,自动向切屑口汇集,不必人工收集处理,也降低了人受伤的风险,自动化程度高,在电磁铁外侧设置隔磁罩可预防电磁铁在工作时吸附上收集板表面的切屑,影响设备收集切屑的工作效率,隔磁罩的材质可以是钴、镍等可阻隔磁铁磁性,吸收磁铁磁力线的材质。电磁铁由电磁部、电磁组和单片机组成,电磁部上均布电磁组,电磁组均与单片机连接,通过单片机控制电磁部上的电磁组,根据需电磁铁需收集切屑的范围,对电磁铁上最远收集点的电磁组通电,间隔中间物体吸附切屑,过1秒后,断开电磁组上最远收集点的电磁组的电流,依次开启下一组电磁组,1秒后断电,依次操作至电磁铁最近收集点的电磁组,如此循环工作,直至单片机断电为止,可实现切屑由最远收集点到达最近收集点的操作。
优选的,普车切屑收集板中部开设的通孔槽面积为普车切屑收集板面积的1/5~2/5,便于切屑进入切屑孔又不影响普车切屑收集板的综合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江县顺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浦江县顺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2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