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开关运行数据的开关性能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1581.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辉;李国伟;李慧;唐琪;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开关 运行 数据 性能 诊断 方法 | ||
1.一种基于开关运行数据的开关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电网的调度系统采集开关运行数据,所述的开关运行数据包括六个指标,分别是:开关分/合闸时间、开关全开断时间、开关的分断电流、开关状态信息、开关储能时间和开关动作次数;
S2.分别以开关运行数据的一个指标的所有历史数据作为样本空间,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得到六个指标的回归方程;
S3.通过所述的回归方程,得到下一次的预测值;
S4.将下一次的预测值与下一次的实际值进行对比,判断开关的性能是否出现异常;
S5.根据开关的性能是否出现异常,决定是否将下一次的实际值迭代至开关运行数据,执行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机械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中的详细步骤是:分别以开关运行数据的一个指标的所有历史数据作为样本空间,每个样本空间依次通过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该指样本应的非线性回归方程,所述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是次数,因变量是指标的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机械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4的详细步骤是:
S4.1:将下一次的预测值与下一次的实际值进行对比,若偏差超过阈值,则执行S4.2;若偏差小于阈值,则执行S5;
S4.2:将下一次的实际值标记为异常数据,对出现异常数据的次数进行累计;
S4.3:若一个指标出现异常数据的次数超过N次,则判断该指标出现异常;若出现异常数据的次数不超过N次,则执行S5;所述的N为正数;
S4.4:若开关的开关分/合闸时间、开关全开断时间和开关储能时间三项指标中有一项指标出现异常,则判断开关的性能出现异常;若三项指标没有出现异常,则执行S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机械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4中的阈值是对应指标中所有历史数据与对应指标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的最大偏差,所述的最大偏差通过以下公式求取:
△=MAX(Ti-Y(i))
式中,△表示最大偏差,Ti表示第i次的历史数据,Y(i)表示对应的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的第i次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开关机械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5的详细步骤是:
若开关的性能出现异常,则下一次开关的实际值不迭代至开关运行数据;若开关的性能没有出现异常,则下一次开关的实际值迭代至开关运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机械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分/合闸时间是从保护发命令计时开始,到辅助开关切换后截止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开关机械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全开断时间是从保护发分闸命令计时开始,到电弧熄灭时的截止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机械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状态信息包括合闸位置、分闸位置和储能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2、4、6或8所述的开关机械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储能时间是从得到合闸位置信号开始计时,到储能电机辅助开关切换后截止的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机械性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15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向量值正则核函数逼近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检测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