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银杏叶中三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1230.6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5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杨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致集团江西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曹治丽 |
地址: | 34141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银杏叶 中三种黄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槲皮素、水仙苷和山奈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德国Schwabe公司最早利用溶剂萃取专利技术生产标准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并开发Tebon in forte制剂。随后法国、日本开发了一系列银杏叶制剂。目前我国进口药品主要是德国Schwabe公司的金纳多和法国Beaufour-Ipsen公司的达纳康。据统计,国际上的银杏制品已达30多种,一直位居美国草药市场销售的前三位,全球银杏叶制剂的年销售额达50亿美元,已成为植物药制剂的全球冠军品种。
我国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加工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20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银杏产业的发展,银杏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上升,已占国际市场需求量的1/6。以银杏叶为原料加工成保健功能食品和药品,在中国已形成影响力较大的医药集团,国内零售市场上可监测到的植物药类心血管用药有300多种,银杏类制剂产品占据了近30%的市场份额。可见,银杏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和开发,在我国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但我国银杏叶药品由于剂型单一,低水平重复产品较多,缺少高端品种,缺少国际竟争力,国际市场占有也在率逐年下降。因此,根据我国银杏产业的发展现状,急需有技术突破,对银杏叶及其深加工产品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提高银杏叶产品品质,提高国际竞争力。
银杏叶中含有的黄酮类成分有:银杏双黄酮(ginkgetin)、水仙苷、山柰素、槲皮素、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等;含白果醇(ginnol)、白果酮(ginnone)、廿九烷、廿八醇、α-已烯醛、β-谷甾醇、豆甾醇及维生素等成分,这些成分被作为银杏制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因此,如能同时检测出银杏叶中的多种功效成分的方法,将为开发银杏叶深加工产品以及食品药品的全面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便利。
为此,国内国际已有多篇文献,中国专利文献106153761A公开了同时检测银杏叶中某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方法,但尚未发现同时检测“水仙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山萘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同时检测“水仙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山萘酚 -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的方法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同时检测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水仙苷、山萘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时检测银杏叶中三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分别制备含有检测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水仙苷、山萘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波长为328nm-378nm中的任意值。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乙腈和磷酸水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所述流动相中,磷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1-0.4%;或者,洗脱程序为梯度洗脱。
所述梯度洗脱的洗脱程序为:70分钟内,乙腈占流动相比例由15%增长到50%;洗脱流速为:每分钟0.5-1.5ml;柱温为20-40℃。
所述检测波长为346nm或250nm。
色谱条件如下:
流动相中,磷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4%;流速为每分钟1ml;柱温为30℃;洗脱程序为:
。
采用外标法,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以峰面积或峰高计算相应成分其在供试品中的含量。
所述供试品溶液按如下方法制备:
步骤(1):取银杏叶,粉碎,用含有乙醇的水溶液提取,过滤,低温静置;
步骤(2):取下层液,加水冷藏,过滤,浓缩滤液,放至室温,加入乙醇溶液冷藏,过滤,浓缩,滤液,重复加乙醇过滤浓缩的步骤;
步骤(3):向浓缩液中加水,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处理,收集流出液;
步骤(4):向流出液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及水,即得供试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致集团江西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朗致集团江西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1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防冻保温气瓶
- 下一篇:空气缓冲体的充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