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花单芽全叶翻卷疏水嫁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0840.4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黎艳玲;叶琦君;钟乃盛;严丹峰;刘信凯;高继银;赵强民;谢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2/35;A01G2/3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毛海娟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花 单芽全叶 翻卷 疏水 嫁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花单芽全叶翻卷疏水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油茶作为砧木,对嫁接高度下方枝叶进行修剪,保留1‑2个枝条,在确定嫁接高度上斜切断上部,顶部单侧开口或纵劈开口;接穗仅含1个芽和1个全叶,且一端削成双面平整对称楔形,将接穗插入切口,用嫁接膜缠绕紧嫁接口;将接穗叶片自然翻卷绕在砧木枝干上,用嫁接膜缠绕,除翻卷后的叶片下部保留0.5‑1cm不包裹用于疏水,叶片其余部分和芽包裹在嫁接膜中;待芽萌发,接穗与切口间的愈伤组织形成,剪去嫁接口下方保留的枝叶及抹芽。本发明解决了嫁接口积水问题,成活率高、可自由选择嫁接高度、季节和场地的茶花嫁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花单芽全叶翻卷疏水嫁接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茶是我国传统名花,叶色青翠。近年来国内的山茶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多季茶花新品种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山茶育种达到了国际的领先水平。然而山茶种质花大色艳而备受人们喜爱资源开发利用进程缓慢,种质资源产品化少,主要受制于繁殖技术的约束。嫁接是山茶无性繁殖的常用方法,常用的嫁接方法存在接口积水而成活率不稳定、嫁接高度和嫁接季节受限、嫁接场地受约束等缺陷。因此亟需一种创新嫁接技术,克服传统嫁接方法的缺陷,推动茶花特别是新优茶花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快速繁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茶花嫁接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解决嫁接口积水且成活率高、可自由选择嫁接高度、季节和场地的茶花嫁接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花单芽全叶翻卷疏水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油茶苗作为砧木,对嫁接高度下方的枝叶进行修剪,保留1~2个枝条,在确定的嫁接高度上斜切断上部,切口顶部纵向开口;
b、选取芽眼饱满、枝叶无病虫害的枝条修剪作接穗,接穗一端削成双面平整对称的楔形,然后将接穗插入切口,使接穗与砧木要皮对皮,保证二者的形成层对齐,用嫁接膜缠绕紧嫁接口;
c、将接穗的叶片自然翻卷绕在砧木枝干上,用嫁接膜缠绕,除翻卷后的叶片下部不包裹用于疏水外,叶片的其余部分和芽包裹在嫁接膜中;
d、待30~40天后芽萌发,接穗与切口间的愈伤组织形成,可剪去嫁接口下方保留的枝叶及抹芽。
本发明步骤a中在确定的嫁接高度上切断上部是横着斜切断上部,切口高低差不大于0.5cm,切口略倾斜利于疏水。切口顶部纵向开口为单侧开口,当嫁接砧木与接穗的直径大小相近时,切口顶部纵向开口为双向纵劈开口,即从上到下将切口截面切成两半。所述的单侧开口是在切口高的一端自上往下切1~2 cm长的单边切口,切口横向深度略大于接穗直径0.1~0.2cm。
优选地,本发明中,接穗仅含1个芽和1个全叶。
优选地,本发明步骤c中将接穗叶片自然翻卷绕在砧木枝干上,翻卷后的接穗叶片顶部要略高于接穗芽顶部0.4-0.6cm。接穗叶片翻卷后用嫁接膜缠绕,下部略松,上部略紧,翻卷后的接穗叶片下部要留0.5~1cm不包裹用于疏水。
本发明中,通过叶片翻卷并保留一部分叶片不包裹用于疏水,使嫁接口处的伤流得以有效疏导,解决了以往嫁接技术中存在的嫁接口积水的问题。以往的嫁接技术通过提高嫁接高度和改变嫁接时间解决伤流问题,但本技术不受嫁接高度与嫁接时间的影响,均能有效疏导伤流,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因此,本发明嫁接时间可自由选择,嫁接高度可自由选择。
本发明中,步骤A 中对砧木嫁接高度下方的枝叶进行修剪,保留1~2个枝条,利于砧木水分疏导,减少嫁接口处伤流的形成,提高成活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
1.可自由选择嫁接季节,利于一年多次嫁接,实现生产的计划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针对负载的切换控制器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