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灸疗用灸钵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70514.3 申请日: 2017-10-18
公开(公告)号: CN107595611A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曹苏 申请(专利权)人: 曹苏
主分类号: A61H39/06 分类号: A61H39/06;A61H39/08;A61M37/00;A61K36/736;A61P29/00;A61P15/00;A61K35/55;A61K35/36;A61K33/04;A61K33/36
代理公司: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3 代理人: 李树祥
地址: 2621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灸疗用灸钵 及其 制作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灸疗用灸钵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灸疗技术大体可以归类为直接灸和间接灸,所用器具种类繁多。如将艾绒制成艾柱或者艾条,点燃后,对准身体穴位烧之;或者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烤之,以减少皮肤伤害和患者痛苦。

但是,上述灸疗技术,不能把中医木火土金水五行集于一体进行灸疗,以致疗效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五行集于一体的灸疗用灸钵,以及该灸钵的制作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灸疗用灸钵,包括上小下大类似于圆台的钵体,所述钵体内设置有沿轴线方向贯穿的钵腔,钵腔内与钵体腰部相应高度的位置设置有底面,底面将钵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钵室,所述底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孔眼。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钵体的腰围长28±0.5厘米,钵体高5±0.3厘米。

进一步优化:所述钵室的壁高为2.5±0.1厘米。

进一步优化:所述底面上的孔眼的个数为25-35个。

上述灸疗用灸钵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艾末30克,乳香、没药、穿山甲、硫黄、雄黄、草乌、川乌、桃树皮末各3克,麝香0.5克与黄土2500克拌匀并制成泥料;

b、将搅拌好的泥料按上述灸钵的结构特征进行制作,包紧,收贮瓶中,埋地下四十九天,取出,制成灸钵;

c、将成型的灸钵放阴凉处自然干。

使用时,用户结合针灸,将钵体置人体的穴位处,在钵室内放入艾绒,点燃艾绒,烟气通过孔眼进入钵体的下部分,下部分的空腔可以汇聚集中更多的艾绒燃烧后的药性和热性对穴位施以艾灸。

上述灸钵的结构科学合理,将中医五行理论及实践集中于一体,也可结合针灸使用,治疗时燃烧的为木,过程是火,针为金,以土为载体,灸疗后产生水,两种方法的结合比单一的针灸或者艾灸有了更好的疗效,上述灸疗器具的结构是独一的,在现有众多的灸疗产品中,没有发现与之相同或者类似的结构形式;同时该灸钵的制作工艺出自家传曹氏灸经,经四十余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且使用按照该配方制作的钵体时,加热后,能温热止疼,痛经活血,扶正祛邪。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钵体;2-钵室;3-孔眼;4-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灸疗用灸钵,包括上小下大类似于圆台的钵体1,钵体1是由黄土加药物制成,钵体1内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贯穿的钵腔,钵腔内与钵体1腰部相应高度的位置设置有底面4,底面4将钵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钵室2,所述底面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孔眼3。

所述钵体1分为两部分后,上部分钵室2内盛放艾绒,点燃后,烟气通过孔眼3进入钵体1的下部分,下部分的空腔可以汇聚集中更多的艾绒燃烧后的药性和热性对穴位施以艾灸。

所述钵体1的腰围长28±0.5厘米,钵体1高5±0.3厘米。

所述孔眼3的个数为25-35个。

所述钵室2的壁高为2.5±0.1厘米。

上述灸钵的制作工艺如下:

a、搅拌

将艾末30克,乳香、没药、穿山甲、硫黄、雄黄、草乌、川乌、桃树皮末各3克,麝香0.5克粉碎后与黄土2500克拌匀,并加水搅拌形成软硬适度(以适宜手工制作为宜)的泥料;

b、成型

将搅拌好的泥料按上述灸钵的结构特征进行制作,包紧,收贮瓶中,埋地下四十九天,取出,制成灸钵;

c、干燥

将成型的灸钵放阴凉处自然干,即可临床使用,明显提高疗效。

使用时,用户结合针灸,将钵体1置人体的穴位处,在钵室2内放入艾绒,点燃艾绒,烟气通过孔眼3进入钵体1的下部分,下部分的空腔可以汇聚集中更多的艾绒燃烧后的药性和热性对穴位施以艾灸。

上述灸钵的结构科学合理,将中医五行理论及实践集中于一体,也可结合针灸使用,治疗时燃烧的为木,过程是火,针为金,以土为载体,灸疗后产生水,两种方法的结合比单一的针灸或者艾灸有了更好的疗效,上述灸疗器具的结构是独一的,在现有众多的灸疗产品中,没有发现与之相同或者类似的结构形式;同时该灸钵的制作工艺出自家传曹氏灸经,经四十余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此灸钵的制作,药物及临床、应用曾问恩師,国医大师郭诚杰先生汇报,承蒙先生认可,并指导制作,临床,有照片及录象作证,且使用按照该配方制作的钵体时,加热后,能温热止疼,痛经活血,扶正祛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苏,未经曹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