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70154.7 | 申请日: | 2017-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罗仕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圣洁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工程 中的 装配式 建筑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但是装配式建筑却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抗震性能不好。地震发生时,对房屋的最大破坏力为S波使房屋发生水平的震动,为了减少地震的破坏,一般提升房屋整体的抗弯和抗剪能力,若房屋整体发生倾斜,则为建筑的支撑座可以承受的拉拔力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包括建筑本体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连接建筑本体,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连接有T型杆,且T型杆贯穿支撑座底壁内开设的第一安装腔的上壁,所述T型杆位于第一安装腔内部的一段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
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连接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上方设有第一移动板,且第一移动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移动板贯穿支撑座上壁内开设的第二安装腔的底壁,且第一移动板的上端面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活动套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一端与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开设的通孔内活动插接有杠杆,且杠杆与第二安装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杠杆的下方设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二弹簧和第二顶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第二安装腔的内底壁连接,第二顶杆的下端贯穿第二安装腔的底壁。
优选的,所述T型杆的组合结构至少有九个,且呈矩阵分布。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一顶杆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杆下端面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加入连接杆、限位板、杠杆、第二弹簧和第二顶杆等结构,此组合结构,利用第一弹簧的弹性、第一顶杆的形变、限位板的强度和第二顶杆对连接板的挤压对建筑本体发生摆动时产生的能量进行多次抵消,提高支撑座的承受拉拔的能力,将建筑本体在地震时遭受到的损坏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建筑本体1、支撑座2、第一安装腔3、连接板4、T型杆5、第一弹簧6、第一顶杆7、第一移动板8、第二安装腔9、连接杆10、限位板11、杠杆12、第二移动板13、第二弹簧14、第二顶杆15、凹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包括建筑本体1和支撑座2,支撑座2的内部设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上端面连接建筑本体1,连接板4的下端面连接有T型杆5,且T型杆5贯穿支撑座2底壁内开设的第一安装腔3的上壁,T型杆5位于第一安装腔3内部的一段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6;
连接板4的上端面连接有第一顶杆7,第一顶杆7的上方设有第一移动板8,且第一移动板8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16,第一移动板8贯穿支撑座2上壁内开设的第二安装腔9的底壁,且第一移动板8的上端面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活动套接有限位板11,且限位板11的一端与第二安装腔9的内侧壁连接,连接杆10上开设的通孔内活动插接有杠杆12,且杠杆12与第二安装腔9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杠杆12的下方设有第二移动板13,第二移动板13的下端面连接有第二弹簧14和第二顶杆15,第二弹簧14的下端与第二安装腔9的内底壁连接,第二顶杆15的下端贯穿第二安装腔9的底壁。
T型杆5的组合结构至少有九个,且呈矩阵分布,凹槽16的宽度大于第一顶杆7的宽度,第二顶杆15下端面设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圣洁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圣洁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