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0072.2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汪亚军;包锦锴;董涵斌;岑达;叶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单燕君 |
地址: | 311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体积 混凝土 防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大体积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分缝中的止水铜片易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墙后回填,冬夏热胀冷缩等影响发生破坏。破坏方式多发生在止水铜片中部可伸缩区域的受拉破坏和受循环荷载破坏。这些破坏导致建筑物渗漏,产生安全隐患,与此同时产生的修补费用也是巨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水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水系统。系统包括一个防水装置,具体的该防水装置是在设置止水铜片的同时,分缝处表面增设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采用沥青做涂层,具有弹性大、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高、低温柔性好、高温不流淌、不脆裂、抗老化、耐疲劳、韧性强的特点。新型防水形式施工操作简单,不增加成本投入,防水性能优异;
同时本发明配合所采用的泡沫板的提供一种密封胶,以及提供一种配合泡沫板使用的沥青涂层。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水系统,包括设置于两个相邻浇筑段混凝土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浇筑段混凝土连接的止水铜片,在相邻两个浇筑段混凝土间形成的缝隙内且位于止水铜片两侧填充有聚乙烯闭孔泡沫板,上述缝隙内于混凝土内表面侧设有与泡沫板(2)相接的密封胶层,位于混凝土外表面侧的泡沫板端部设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覆盖上述的缝隙;所述防水卷材包括覆盖缝隙及泡沫板端部的沥青涂层和沥青涂层外的锡纸层,所述密封胶层为双组份聚硫密封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各止水铜片之间搭接焊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泡沫板与止水铜片连接侧的端部设有U型槽,U型槽内填充有沥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水卷材包括覆盖缝隙及泡沫板端部的沥青涂层和沥青涂层外的锡纸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泡沫板为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胶层为双组份聚硫密封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泡沫板的厚度为2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止水铜片于缝隙内的部分设置有U型部,U型部的宽度小于1cm,深度小于1cm,U型部与U型槽方向一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U型槽宽度为11-15mm,深度为30-3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沥青涂层由沥青涂料涂覆而成,沥青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丁苯橡胶改性沥青56-62份,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32-35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8份,分子量为2000-4000之间的低分子量聚乙烯12-15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2-5份,石蜡5-8份,硬脂酸钙10-13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的混合物1-3份,稳定剂氯化钙1-3份,软化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5份,无机填料滑石粉5-8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的比例为1-2:1:2-2.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胶层(3)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A组分:高粘度液态聚硫橡胶100份、聚酰胺树脂5-8份、触变剂10-15份、补强剂20-25份、增韧剂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5-8份,气相白炭黑3-10份、纳米二氧化硅5-10份、kh-550 2-5份、防老剂4020 5-7份;B组分:四氧化三铁5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30份、碳酸钙10-15份、N-苯基-2-萘胺0.2-0.5份;将A组分与B组分以3:1的比例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