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自动变速电机的手动倒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9480.6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金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碧波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后桥 驱动 自动 变速 电机 手动 机构 | ||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自动变速电机的手动倒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变速箱的腔内变速器配合区制有伸缩杆连接室,伸缩杆连接室由限位板覆盖固联,伸缩杆连接室腔内安装伸缩杆,伸缩杆径向外部套有弹簧,伸缩杆上方经伸缩杆连接室中心穿孔延伸且高于电机连接室与推杆斜面凹槽配合,所述的电机连接室制有拉簧立柱、平衡块和缺口,拉簧立柱、平衡块和缺口的中心为三点连线,推杆的右侧制有倒挡杆连接孔,倒挡杆连接孔连接车辆的倒挡杆;推杆的中部制有斜面凹槽,斜面凹槽与伸缩杆的顶部半圆球配合;车辆作倒挡动作时,驾驶者扳动倒挡杆,倒挡杆拉动推杆向右前方推移,伸缩杆随推杆的斜面凹槽的斜度同步作向下移动,构成伸缩杆下端部对限位轴的周向交叉,实现电动车倒挡驱动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自动变速电机的手动倒挡机构。
背景技术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Transmission,简称AMT),AMT变速系统的特征和操作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例如AMT具有驾驶舒适、减少驾驶者疲劳的优点,装有自动变速器的电动车可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因换挡搞得手忙脚乱,AMT自动变速可以使驾驶员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形下实现自动换档。
电动车绿色、环保、行驶费用低,深受用户喜欢,电动动力不但单位里程使用费低,而且符合低碳减排要求,是我国863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年需求量在不断提升。
公知的电动车电机,有轮毂式、齿轮变速电机。轮毂式电机是一比一传动、齿轮变速电机是直接电机带动变速机构,这种传动模式存在着转速和扭矩不可变的缺陷,用现有的电机装配电动车,无法实现扭矩多倍增加的爬坡需求,特别是在一些山区的电动车和载重电动车辆的应用;例如电动三轮车、或者电动四轮车。
作为电动力,在运行中与燃油车辆相比,它的能源是无法得到补偿,所以系统效率成为电动力的关键指标,无论是燃油还是电动,它有最高效率使用空间,设计者通常把最高效率段作为额定工作效率,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它是最节能的,因此,在使用中采用机械换挡可改变电机效率曲线,不但满足于运行需求,而且在启动时釆用大传动比,使较小的输出功率获得较大输出力矩,有效保护了蓄电池。
电动力的自动变速技术,所起到的直接效果就是让傻瓜开车随意换挡,无论极速还是爬坡,由于切换传动比后改变电机运行曲线,系统均处于高效率段运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更低、自动化程度更高,它可以根据电动车辆速度由变速器作出减速运行,増加输出转矩。
目前,我国的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普遍使用差速电机带动后桥半轴实现驱动,这种传动模式为电机直接带动齿轮箱,在车辆作倒车运行时,只要作电机反转即可实施,但它的负载运行如前面所说无法随环境改变速度和扭矩。
在此引入我国开公的专利号为201110029082.9 电动三轮车、电动汽车自动变速电机传动机构的专利技术,该技术在运行过程中,毫无凝问的能够实现随速度与负载之需求, 但是,该专利技术对倒挡构造部分,没有进一步作出描述,仅作出了单向驱动或者双向驱动方式运行,可是,在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如果对驱动盘采用单向驱动,它将在断电状态下,能够使变速箱脱离电机磁阻,车辆的滑行距离将会更远,可増加电动车单次充电的续行能力。
为了解决201110029082.9 电动三轮车、电动汽车自动变速电机传动机构的专利技术的倒挡问题,专利号为201410142554.5的小功率AMT自动变速差速电机提出了由电磁阀推动伸缩杆对限位柱的交叉实现双向驱动,尽管该技术解决了201110029082.9 电动三轮车、电动汽车自动变速电机传动机构的专利技术的倒挡难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驾驶者倒车结束以后或者更长时间没有及时切断倒挡开关,将会导致电磁阀一直处于常开,使电磁线圈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下引起发热甚至烧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碧波,未经金碧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9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去护套装置
- 下一篇:有序介孔材料吸、脱附性能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